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市场分析 > DisplaySearch:平板显示产业第二季走出低谷

DisplaySearch:平板显示产业第二季走出低谷

作者:DisplaySearch大中华区副总裁 谢勤益时间:2009-05-15来源:中国电子报 收藏

产业在遭遇2008年的低迷后,经过2009年第一季度的调整,市场显示复苏迹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94387.htm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信心认为的需求将从第二季度起开始逐步恢复并在今年年内持续成长。目前产业链库存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而且我们也看到了在北美、中国等主要市场零售终端的需求有可喜的成长。再加上心理的因素,消费者将在看到经济好转的背景下去提前消费,而且厂商也在订单的增长上感受到液晶电视的需求正在逐步释放。

产业走出低谷

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陷入不景气的局面,对全球产业,尤其是液晶电视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产业目前正在逐步走出前所未有的低谷,并正在迈向新一轮的恢复和增长。

受大环境影响,平板显示出现产业低谷,并对业界厂商和供应链产生严重影响。不过,目前面板厂与整个供应链业者也正在通过不同的整合策略,技术、成本改善措施,产能利用率的动态调整等方式来应对宏观经济衰退给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势必对全球液晶电视供应链产生结构性影响。

客观地说,经济也存在一定的循环规律,在经济循环中政府、银行、企业和消费者四个主体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特别是显示产业自IT产品逐渐走到消费者市场,当经济对个人与企业产生了影响,其对于显示产业的影响也较以往明显。

在过去的10年中,全球经济体系经历了良性循环,经济预期一直都很乐观,对于消费者和企业的信贷限制均非常宽松,货币供应量也随着消费的增长而快速膨胀。而当信贷开始泛滥的时候,信贷衍生产品又被过度推崇进而挖掘消费者和企业信贷潜力,从而过度推进和刺激消费和投资。

当这些信贷潜力被严重高估之后,泡沫随之而来。高估消费和投资信贷成为第一个破灭的泡沫(次贷危机),紧随其后就是银行破产,进而延伸到信贷衍生产品体系。最终诸如此类的危机都反映到了消费者头上——消费受到抑制,甚至停滞;液晶面板需求突然下挫,产品价格下降,面板厂商迅速收缩业务,裁员、降薪也随之而来;这又导致新一轮的消费需求受挫,成为一个子循环,从而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大循环中的一部分。

产业复兴应从金融抓起

在解决全球经济问题之前,各国政府首先要解决的是金融体系问题。液晶产业厂商面临的困境与融资行为和面板价格直接相关,因此对业界厂商而言,不能单纯地等待市场恢复,而是需要先从财务的角度入手,稳定企业经营;就像全球各国政府救市首先从救银行开始一样。因此在以下一些方面,尤其是从财务的角度,可以帮助液晶行业业者思考如何面对低迷的消费需求:一是实时、迅速调整产能利用率,以避免库存堆积;二是裁员,迅速降低成本;三是持续施压给材料供应商,以降低材料成本;四是持续推进垂直整合动作,包括向上的材料和组件的垂直整合和向下的系统整合,与液晶电视整机厂商合资建立模组工厂或者整机组装工厂;五是在面板中尽可能地减少零组件的使用数量;六是使用闲置产能,推进新的制程技术,以帮助面板厂商获得长期的成本下降能力等。

在众多对策中,有一点值得提出来参考,其定义为BTTO(Build toTolerableOrders,面板厂商可接受订单)供货策略。当面板价格快速下跌,并且已经下跌到面板厂商现金成本以下的时候,这意味着面板厂商出货量越多,亏损越多;而持续亏损越多,面板厂商离倒闭的结局越近,对于这一点,面板业者决策层们都心知肚明。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液晶面板厂商的产能利用率已经降到历史最低点,有部分厂商产能利用率甚至只有30%的水平,因此当价格降到现金成本以下的时候,面板厂商开始拒绝客户订单需求。BTTO指向现金成本,当面板的价格低于现金成本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价格是面板厂商不可接受的,尤其是那些对于市场占有率不再是首要目标的我国台湾面板厂商,对他们而言“生存”是当务之急。因此,在2009年的前几个月,BTTO供货策略变得非常普遍,它成功地阻止面板价格的进一步回落,甚至使得部分规格的面板价格有所反弹。

第二季度迎来乐观态势

对于未来市场供需方面,从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越来越多的信号显示市场正朝着乐观的方向发展。液晶产业景气正逐步恢复,面板供应相对紧张,而面板的价格也在逐步回升;面板厂商开始逐步召回工厂员工,产能利用率得以回升;带动上游组件和材料厂商持续将产能恢复;下游迷你电脑、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对于面板的需求也在持续成长。从目前供应链情况看来,液晶产业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来临。

事实上,最近的几个月也确实显示出了供应紧张的状况,尤其是今年的3、4月份。但是在当前经济大环境状况未能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是否消费需求能如预期回升?有抑或是供应链厂商因补货而导致的小阳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