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光伏市场启动亟待政策扶持
中国光伏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电池产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硅锭及硅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光伏系统部件的生产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整个生产链的设备已经基本国产化。然而,国内市场迟迟不启动影响了整个产业“更上层楼”,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让光伏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93913.htm中国光伏企业还要经历更严峻考验
业内人士表示,全球光伏市场的供需关系今年发生逆转,主要基于两点:第一,从2009年开始,由于全球多晶硅厂的扩产和新厂的迅速投产,太阳能级多晶硅将供大于求,这一形势将至少持续3-5年。与此同时,全球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供应量也由于硅材料供应的缓解释放产能,超过需求量。供大于求将直接导致价格战。第二,德国和西班牙的市场将有较大幅度下滑,主要是因为补贴政策的调整。2008年出台的补贴政策显示,德国平均补贴将由上一期的50欧分/千瓦时,下降到平均40欧分/千瓦时,而且以后每年下降8%-10%,直到2012年。西班牙的光伏电价补贴将从上一期(2008年9月结束)的44欧分/千瓦时,下降到这一期的29-33欧分/千瓦时。预计2009年德国市场不会有正增长,而西班牙的市场规模还将下降80%,由2008年的2500MW下降到2009年的500MW。德国和西班牙市场的下滑将严重影响世界光伏产品的销量。
美国、日本虽然出台了新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并都将在2009年启动,但这两个国家的市场增长远不足补偿德国和西班牙市场的下滑。
市场下滑和产品过剩将导致激烈的竞争,价格大幅下降,全球范围内的产业洗牌。根据德意志银行最新报告的预测,2009年,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国际市场价格将下降到2美元/峰瓦,而这一价格在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一直维持在平均3.7-3.8美元/峰瓦左右。很多没有融资能力、降价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都会面临被兼并或破产的危险。
除了光伏产品供大于求和由于德国、西班牙补贴政策调整带来的市场下降,国际金融危机对光伏产业的冲击也非常明显。而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大幅度下降的其他原因则是质量问题。在太阳能电池前两年供不应求,硅材料紧缺带来行业暴利的时候,一些企业在硅材料中掺入次品,使得部分中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下降,其中一些产品已经流入国际市场,并带来了不好的声誉和影响。在今年进一步洗牌的时候,外国客户肯定会首选质量上乘的产品,中国的光伏企业还会经受更为严峻的市场考验。
必须依靠政策启动国内市场
无论是为了救市还是为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启动国内光伏市场、拉动内需都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只靠市场的自然发展是否足够?根据去年1月2日到12月8日的统计,招标网上公布的所有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共计28项,合计功率18MW,其他项目共计143项(其中太阳能路灯120项),合计功率30.3MW。如果算上没有招标的项目,在国内激励政策尚未启动的情况下,中国2008年的光伏市场大约为40MW。中国2008年的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2300MW,40MW仅占不到2%,还要有98%以上出口。
3月23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并出台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两个文件的出台,让国内太阳能光伏企业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