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尚难见好转
今年企业出口面临的主要困难依次是(按企业反馈占比)国际需求不振、客户回款风险明显增大、汇率风险加大、流动资金紧张等,同时国际竞争加剧、贸易壁垒和成本上升等也是企业关心的重点问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93690.htm我国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受国际需求影响增加,压力较大。加工贸易是我国机电产品贸易中的绝对主力,分别占到出口的65.4%和进口的47.9%,其生产全部面向国际市场,受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影响显著,特别是最近单月增速下降尤为明显。基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特点,国际需求放缓是加工贸易出口增速放缓的主因,加工贸易所需料件的进口需求明显减少,加工贸易进口也大幅萎缩。同时,前期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更多的是由于国际加工制造产业向我国转移、外商投资快速增长、产能大幅增加后产生了带动作用,而目前这一带动作用明显减弱。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正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包括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产品目录,鼓励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这必将会起到稳定加工贸易增长的作用,但要恢复快速增长,则需要国际市场总体需求回暖的带动。
相关外贸政策的出台将对保持外贸增长发挥重大作用。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国务院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如提高出口退税率(目前看退税率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加快出口退税进度,适当扩大中央外贸发展资金规模,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改善进出口金融服务,加大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改善出口企业融资担保条件,抓紧健全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扩大信保支持国别范围,增加对重点国别市场的信保额度等;扩大国内有需求产品的进口,增加先进技术、国内尚不能制造的关键设备和元器件的进口;在促进投资与贸易互动、提高贸易便利化等方面,陆续出台相关政策。
转型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成为企业发展的共识。国际金融危机虽然给国内企业出口带来负面影响,但由于我国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并且市场存在刚性需求,因此在世界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更具有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能保证贸易的持续增长,只是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下降幅度要小一些。
以美国为例,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的海关数据显示,其机电产品进口分别下降17.5%、13.5%和24.5%,而自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国的进口分别下降10.3%、7.3%和9.6%,可见自中国进口降幅远小于平均降幅。
着眼未来,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我国产品并非仅靠价格和产能就可以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内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和精简支出,加大研发和市场开发力度,加强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拓展流通渠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