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业界动态 > 英特尔向手掌进军 与ARM短兵相接

英特尔向手掌进军 与ARM短兵相接

作者:李星宇时间:2009-04-08来源:IT经理世界收藏

  此外,英特尔还加强了和更广泛的应用软件发展商的合作,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系统。和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厂商如Moblin、Google主推的Andriod已经展开了合作。此外,英特尔还非常重视与内容供应商的合作——英特尔结盟了新浪、腾讯、淘宝、联众游戏、土豆等中国主流的内容供应商。腾讯公司甚至还专门发布了MIDQQ。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93246.htm

  与在PC业界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情况完全不同,英特尔在通信业界实在没有什么根基,而手机与PC的行业环境也完全不同。PC作为高度标准化的产业,其内部的模块之间都遵循统一的标准和演进步伐,而英特尔正是这一产业的总指挥,产业链上的各家只需要执行标准就可以无缝连接上下环节。但移动产品充满了个性化、创意化、多标准以及更多的实力型博弈主体,这样的复杂产业环境要求参与者必须尽最大可能去连横合纵,协调利益诉求,这是英特尔从幕后走到前台的原因。

  英特尔其实不算是移动通信市场的新玩家,但回溯芯片巨人的努力,却实在乏善可陈,其耗资50亿美元的Xscale通信处理器以惨败告终;后标准角逐中,WiMAX受运营商冷遇,难敌LTE,前景黯淡。在英特尔将Xscale通信处理器贱卖后,当时的华尔街不无揶揄地表示:“英特尔是全球最大的无线赶超崇拜者!”但糟糕的成绩并没有阻止英特尔的步伐,这一次,英特尔的努力会有不同的结局吗?

  虽然2009年经济低迷,但智能手机市场仍然在增长,英特尔也要分这块蛋糕(点图片放大)

  与ARM短兵相接

  目前,基于ARM构架的处理器几乎完全主宰了手机市场,英特尔此次进入手机市场,与ARM阵营的直接交锋将不可避免。

  “这不是一场英特尔与ARM之间的对决,而是英特尔与德州仪器、高通、飞思卡尔以及三星之间的对决。”ARM移动处理器团队平台发展执行官莫里斯的这番话,暗示了ARM阵营在移动通信领域居于统治地位的事实。这些公司已经在手机领域耕耘多年,研发经验丰富,客户关系稳固,对于这个市场的理解更为深刻。

  英特尔显然意识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势单力薄,3月2日,英特尔宣布与半导体代工业龙头台积电合作,将凌动处理器技术授权给台积电的技术平台,这是英特尔首度将其设为命脉的处理器技术转移至外部的晶圆代工厂。此举在业界立即引起极大关注,该技术授权意味着其他有兴趣的芯片设计公司将可以获得英特尔的芯片技术,并将其整合到自己的系统级(SoC)芯片中。英特尔此举,除了降低制造成本的考虑外,一方面力图扩大x86阵营规模,另一方面则意在拉拢台积电,从侧面打击在芯片生产上严重依赖台积电的ARM阵营:要知道,该阵营中基于65nm以及更先进制程的芯片生产有近90%是委托台积电代工的。

  对英特尔而言,在移动通信领域,无论是GSM、还是今后的LTE,每一种制式都有ARM阵营的竞争者重兵把守,而英特尔在这一块的投入则是空白,事实上这也是其他公司得以和英特尔抗衡的关键优势之一。

  但另一方面,这些制式从技术上讲,均属于数据通信层面的差异,而非数据应用层面,半导体业界将数据通信层的处理芯片称作基带芯片,后者则称为应用处理器(AP)。目前,中低端手机中使用的芯片都是合二为一的单芯片解决方案,以实现低成本。但是,对于高端的智能手机而言,由于其面向移动互联网访问和其他如高清视频播放、3D效果界面等高端应用需要强劲的性能做保证,这种方案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多采用组合方式来实现。引领手机业界设计潮流的苹果iPhone,就是典型的组合方式设计产物。绝大多数通信芯片公司,包括德州仪器、高通和博通等重量级公司都提供独立的基带芯片,提供应用处理器的公司则更多,从而允许手机制造商有更广阔、更自由的选择空间。事实上,手机作为未来融合了多种功能的终端移动设备,其竞争的关键就在于应用处理器,英特尔大举进军手机业界,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关键词: intel HSPA 3G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