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起中小尺寸AMOLED显示器步入大规模量产
——2008中国光电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91953.htm根据Display Search的调查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全球AMOLED产品的市场销售量达到208.8万台,占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市场的10%,较2007年第四季度增长24.2%。从另一方面看,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013年全球OLED电视机出货量将从2007年的3000台增长到280万台,复合年增长率为212.3%。从全球销售收入看,2013年全球OLED电视机的销售收入将从2007年的200万美元增长到1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6.8%。
通过本文的介绍将让你了解到以下方面的内容:
—AMOLED的主要制造商状况;
—AMOLED的产能分布;
—AMOLED的杀手级应用和趋势。
一、全球AM-OLED主要制造商状况
1. 索尼公司
在AM-OLED的应用上,日系厂商押宝大尺寸的TV应用市场,与专注在如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台韩厂商大不相同。除索尼已经发布了11英寸的电视产品外,包括日本消费电子大厂东芝,在索尼宣布进军OLED电视之后,已表示将进军OLED电视市场,并将在布局完成之后直接推出30英寸的产品。此外,日系厂商爱普生及TMD也宣布要切入OLED TV面板的市场。
索尼历经十多年的产品研发以及量产时间的多次推迟,索尼在2007年10月宣布于同年12月1日在日本市场正式发售11英寸的AM-OLED电视,售价定为20万日圆,每月产量为2,000台,为全球首度商品化的OLED TV。索尼认为,虽然OLED TV无法立即取代LCD TV,但OLED在薄型电视市场的地位将可能超越PDP,仅次于液晶之后。
索尼的AM-OLED TV屏幕尺寸为11英寸,无需背光源,画质佳,响应速度为LCD TV的1000倍,且最薄之处仅为3mm。预计索尼于2009年中发布大尺寸OLED TV。
2. 爱普生公司
爱普生公司于2007年10月份宣布该公司的OLED面板克服了材料寿命较短的瓶颈,达到亮度减半寿命超过5万小时,并于该公司的长野县富士建设工厂进行小规模量产。此外,在2007年10月底的FPD International会场上,爱普生展出了8英寸的AM-OLED面板,分辨率为W800XH480,亮度200 cd/m2,对比度则达10万比1以上。
3. 其他日系厂
TMD于2007年4月份表示将在3年内开发TV用OLED面板,并于2009年之前开始量产。
4. 韩国以及台湾厂家
韩国三星SDI及台湾厂家奇晶光电,到2007年第三季为止,在4英寸以下的小尺寸AM-OLED产品,已有初步的成果。两家厂商先在小尺寸领域积极研发,突破技术瓶颈及良率;在亮度减半寿命方面,目前三星SDI及奇晶光电推出的小尺寸产品,均已提高至2万小时以上。
在中尺寸方面,韩国三星SDI及台湾的奇晶计划推出的4.3英寸、7.0英寸及7.6英寸的产品,量产时间在2008年,目标应用为GPS、PDA手机及数字相框;而在未来的大尺寸电视布局方面,韩国及台湾也将从中尺寸的移动电视产品着手,先利用OLED在便携式应用中轻薄省电的固有优势,等待大尺寸OLED技术有所突破后,就可以顺势进入大型OLED TV市场。
三星SDI为全球第一个量产AM-OLED面板的厂商。拥有全球最大的4.5代AMOLED生产线,目前月产能为150万片,以2~4.8英寸产品为主,主要应用于手机、PDA、PMP及DSC等产品。其客户以日、韩手机厂商为主,例如,日本KDDI采用其2.6及2.8英寸产品作为手机主面板。
三星SDI预计在2008年将月产能目标提升至800万片,并将推出7英寸WVGA面板,将应用产品扩大到数字相框等产品应用。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的预定产能中,80%~90%已被客户预定。
三星SDI公司在AM-OLED的发展策略主要是专注在提升产品质量及生产良率。此外,由于AM-OLED具备轻薄、画质佳、反应速度快及低耗电等优点,因此,三星SDI预计未来多数消费者将愿意多负担20~30%的价格购买AM-OLED面板的应用产品;在此前提下,三星SDI预计在2010年OLED产品的营业收入将占整体营收的20%。
奇晶光电由母公司奇美电子100%转投资而来,最初定位为OLED产品(包含PM-OLED)的研发及生产,后来转而专注于AM-OLED面板的生产。由于2007年之前PMOLED产品销售不佳,AMOLED产品量产时间表也几度延迟,使得奇美电子曾一度考虑结束奇晶光电。幸运的是,在AM-OLED元年的2007年,奇晶突破了良率的门坎,进入量产阶段。
奇晶光电突破良率瓶颈的关键在于奇晶光电积极与技术先进厂商合作,包含与柯达公司签订技术交互许可协议,并与UDC(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签订材料及相关技术授权等,由此得以快速由研发阶段进入量产阶段。
2007年5月,奇晶在小尺寸方面,突破良率门坎,已达65%以上,并开始大量地稳定生产,主要面板规格为2.4及2.8英寸产品,主要客户为大陆及日韩手机厂商。在手机大厂方面,奇晶也积极送样给国际大厂认证,并已于2008年第1季开始交货。
5. 其他韩台湾厂家商
从PM-OLED转战AM-OLED的LG电子,其AM-OLED产品于2007上半年通过手机大厂认证,已于2007年第四季开始量产出货。
LG于2007年中,与美国OLED材料供货商UDC签署合约,将采用UDC的磷光专利及相关技术,应用于2008年中之前生产的AM-OLED面板,并曾于2007年5月展示基于不锈钢薄板基板的4英寸Flexible AM-OLED面板。
台湾统宝借助于LTPS的工艺优势跨入AM-OLED市场,虽然曾规划兴建5代的大尺寸AM-OLED生产线,但目前仍处于技术研发阶段,未来仍有可能加入AM-OLED大尺寸市场。
各个AMOled显示器制造商的近期发展目标是,在中小尺寸WVGA显示器上取代TFT-LCD显示器。因此,值得引起全行业的重视。
二、AMOLED的全球产能分布
从AMOLED的全球产能分布来看,三星SDI AMOLED产线于2007年9月开始量产,为全球第1条量产、专门生产AMOLED的产线,该工厂位于韩国天安三星SDI PDP厂旁,若以切割2.X(2.1英寸~2.9英寸)AMOLED面板来计算三星SDI AMOLED产能,2007年达月产能150万片,2008年若切割同尺寸计算,则将达月产能300万片。
三星SDI AMOLED的生产线不仅为全球第1条量产的专线,且目前该公司AMOLED产能也高于其他制造商。若计算各厂商AMOLED于2007年底的投片量(以投入基板片数计算),三星SDI所拥有的AMOLED产线基板尺寸为730mm×460mm、每月产能1.6万片,及730mm ×920mm、月产能5千片;另一韩国厂商乐金-飞利浦(LG. Philips LCD;LPL)则拥有龟尾一厂、基板尺寸为365mm×460mm、月产能3千片,未来则将再新增1条龟尾二厂产线,基板尺寸大小与龟尾1厂同。
相比之下,全球其他AMOLED制造商目前所拥有的AMOLED厂,多由先前既有的TFT LCD产线加以改造而来。在“2008年手持设备显示技术大会”上,一位来自台湾的专家就表示,目前,TFT-LCD与AMOLED采用相同的类似的基板,这是AMOLED显示器根本不可能完全取代TFT-LCD的原因之一。
在台湾厂商方面,目前奇晶拥有台南Fab 1、基板尺寸为620mm×350mm、产能共7千片的产线,未来将新增基板尺寸与Fab 1相同大小的台南Fab 2厂,新厂预计于2008年底开始运作。
日厂索尼方面,虽其于2007年底即开始销售11寸AMOLED TV,但是,该公司AMOLED产能反而最小,仅1条位于东浦、基板尺寸为300mm×360mm、月产能5千片的产线。
相比而言,三星SDI对于AMOLED应用于终端产品的布局,与索尼有很大差异,索尼商品化应用产品是以AMOLED TV为开端,但是,三星SDI商品化产品布局则延袭过去TFT LCD产业发展脚步,初始阶段(即2007年下半年)其AMOLED出货尺寸为2英寸~2.8英寸,主要为手机及MP4播放及用OLED面板,而该公司目前正在研发3英寸~7寸、14.1英寸、31英寸的AMOLED面板,其中,3英寸~7英寸面板将以PMP及UMPC应用产品为主,14.1英寸及31英寸面板则将以TV应用产品为主。
三星SDI到2009年将量产用于14.1英寸电视的AMOLED面板,预计该AMOLED TV机种零售价将达3百万韩元(约3000美元),该阶段产品发展趋势将与索尼 11英寸OLED TV相同,将定位在精品市场。
预计到2010年,三星SDI则将推出40/42寸AMOLED TV用面板,届时AMOLED TV尺寸将不会仅停留在如笔记本电脑显示器一般的大小,AMOLED面板的面积将进一步向上进攻至真正的电视尺寸。
目前,拥有AMOLED产线或技术的厂商很多,然而,明确表示将开发TV应用的厂家很少。东芝原先于2007年初表示将于2009年商品化30英寸等级OLED TV,但该公司将此时间表往后推迟;松下电器虽与佳能及日立制作所于2007年12底正式结盟,其中目的之一就是为共同发展OLED TV显示技术,然而,松下电器于2008年的营运展望显示,它看好OLED TV发展的时间表将落在2010年以后。
索尼与三星SDI是曾经明确规划在2010年以前将AMOLED TV/面板实现商品化的时间表的制造商,预计2008年OLED TV主要仍将由索尼所主导,而2009年后在三星SDI加入OLED TV产品应用后。三星SDI是继索尼之后,将在OLED TV相关制造扮演重要竞争对手的角色。东芝和松下在内的一些厂商预计将在2009年进入这个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由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建设的、中国首条总投资7.05亿元人民币的OLED屏量产生产线计划于2009年一季度建成投产。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200万片OLED显示屏|显示器件的生产能力。此前不久,北京维信诺、四川普天以及广东信利也先后建立了OLED生产线。据报道,虹视后期将新建AMOLED全工序生产线,以1英寸至3.5英寸的AMOled显示屏以及模组为主,目标产能2400万片/年。中国企业实施的项目有利于带动ITO玻璃、TFT基板、有机发光材料、集成电路、设备等上游配套产业和显示器等下游配套产业的发展。
据韩国产业研究院预测,全球AMOLED与可卷曲显示器市场合计规模,将从2005年的6亿美元,急速成长至2010年的50亿美元,而2015年与2020年将分别成长至220亿美元与340亿美元。2008年韩国厂商在OLED投资规模突破1兆韩元(约10亿美元)。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为iSuppli预测的AMOLED以及PMOLED(无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市场增长的预期,如图3所示为Displaybank的预测,比较可见,2008年将是AMOLED市场开始快速发展之年。
Displaybank分析的AMOLED市场大幅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移动电话以及MP4、PMP等便携式设备中应用的2.4以及2.6英寸显示器中,AMOLED显示器的价格已经趋向于接近TFT-LCD显示器的价格,从而造成AMOLED市场急剧增长这种雪崩效应。
三、未来AMOLED的 “杀手级”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据专家预测,OLED目前的应用主要是中小尺寸显示器,接下来将在大屏幕电视机上获得广泛应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可卷曲的显示器将在便携式设备中获得应用,从而彻底解决目前中小尺寸TFT-LCD显示面板太小而引起所的视觉体验不佳的问题。如上图4所示为OLED显示器的发展路线图。
另一方面,随着OLED显示器成本的逐渐下降,OLED有可能成为一种节能的照明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OLED的发光效率,磷光性有机发光二极管(PHOLED)技术的发展尤其值得关注。目前,Tohoku Pioneer、三星SDI、友达(AU Optronics)、DuPont Displays、Seiko Epson和索尼正在开展PHOLED的研究。
AMOLED的潜在“杀手级”应用包括:
—可卷曲收放的显示器;
—可卷曲的自发光电子|激光器件地图;
—可粘贴在建筑表面的保形照明灯;
四、总结
有机电子显示器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发光器件,它的未来发展有可能极大地推动整个有机电子产业以及节能照明产业的发展。半导体行业在为OLED提供显示驱动器件支持的过程中,也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OLED产业正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初期向中期迈进的阶段,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产业成长速度惊人,因此,中国光电产业内的企业应给予高度重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