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之痛 半导体产业“大洗牌”前的一次考验
全球经济衰退已经大规模影响国内外企业,国内部分中小企业因缺乏抵御“寒冬”的能力惨遭倒闭,而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也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规避或者减少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裁员则是关键词之一。进入9月以来,半导体企业的裁员新闻一直不绝于耳,预示朝阳产业也无法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90310.htm目前,半导体公司裁员总人数超过5万,加入裁员行列的IT巨头公司越来越多,裁员比例也是天文数字,很多老企业遭遇20年来最大变革。通过裁员降低企业成本,减少负债压力,已经成为首选,或许很多评论家认为裁员治标不治本,但在大规模经济危机紧逼下,不可否认裁员是暂缓企业危机最快速、最直接的方法。
英特尔已经宣布解散成立近4年的通路平台事业群,五六百名员工的去留成了大问题。英特尔虽然表示这些人将返还原来部门,但这些属于抽调的人员,多年后让他再回到原岗位恐怕没那么简单,况且还有新员工,英特尔如何安置他们也成问题。虽然这次没有明说“裁员”,但我们已经看到强者
也得在全球经济危机下低头。有业界分析,如果2009年仍不景气,英特尔接下来将会有第2波动作,可能精简2000-5000员工。
AMD为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宣布将在全球裁减500名员工,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3%。AMD公司大中华区发言人今早表示,中国区裁员比例低于全球裁员比例,只有小部分员工被裁减,但未透露具体裁员数字。AMD在大中华区目前共有1700多名员工。
说起来,上游芯片厂商裁员动静不算大,毕竟在芯片市场两家堪称“寡头,可一直在浴血奋战的PC品牌厂商就不这么乐观了。
9月15日,全球最大的PC厂商惠普宣布了未来三年的裁员计划,涉及2.46万人,约占惠普公司员工总数的8%左右。惠普公司表示,此次的裁员每年将为公司节约18亿美元的运营成本。还有传闻惠普还将关闭两年前收购的Voodoo PC公司,惠普表示会根据业务环境和市场情况来调整人力资源,并不否认会裁减Voodoo PC部分员工。
相比之下,戴尔的“裁员”更有新意。戴尔公司董事长兼CEO迈克尔·戴尔10月份表示,戴尔2007年春天开始的8500人裁员计划已经基本结束,目前没有新的裁员计划。但是我们在戴尔官方网站曾经看到,戴尔对国外员工会采取“不带薪放假”的方式来节省成本,一周只工作2-3天,软性降薪似乎比裁员要来得“柔软”些。至于戴尔中国,有传言称将裁减7%的员工,尚未得到戴尔官方证实。
联想初现裁员信号是在11月7日,正值联想第二财季报告发布,报告显示联想全球个人电脑销量增长7.4%,低于市场销量增长,整体业绩未达预期。杨元庆表示,除了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外,也与联想自身的战略执行不到位有关,集团需要优化运营架构,降低费用,暗示裁员不可避免。之前业界也曾传出联想国内会裁减部分中层干部,并未得到联想证实,不过没过多久,联想证实负责全球消费笔记本事业部的总经理张晖因个人原因离职。
在此之前,联想集团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莫里斯威尔全球总部将裁员约50人,约占总部员工总数的3%。联想表示裁员可能持续到年底,并将根据经济形势来决定哪些区域将裁员。联想集团目前在全球共有23200名员工,其中16572名在大陆,1996名在美国,其余分布在全球各大区。
从数量上来看,联想比华硕裁减人数要少得多。据媒体报道,中国台湾PC制造商华硕公司近期在其设在上海南汇及江苏苏州的和硕代工厂大裁员4.5万人,减员幅度高达50%。但华硕公关部予以否认,并发出声明称工厂生产正常,没有裁员。不过,华硕内部已经表示,公司在经济萧条的环境下,一定会朝精简方向发展。
据悉,华硕已经确定笔记本电脑和板卡的全年出货目标无法达成,全年获利较2007年衰减约10%。华硕代工厂和硕的业绩也出现加大幅度的下降,11月的出货金额比10月减少26%,无法达到既定增长3成的全年目标。
不仅仅是华硕,微星、技嘉、精英也将实行3%的淘汰轮换制度。鸿海(富士康)目前大幅裁减在大陆地区的厂房及人力。由此可以看出,品牌市场的削弱必将导致代工和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大变动。
12月9日,日本消费电子大厂索尼开始了亚洲企业最大规模的裁员行动,宣布裁掉8000人,约占公司员工总数的4%。但随后公司又表示,本次裁员实际规模达1.6万人,除之前宣布的8000人外,公司还将裁剪8000名临时工和季节工,这表明索尼面深陷金融危机泥淖。
对于外向型的索尼来说,金融危机导致海外订单萎缩,日元不断升值给索尼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索尼表示,他们将缩减投资计划,重新评估投资计划、重新规划日本及海外的生产工厂,以退出一些业务。通过上述重组措施,索尼希望能够节省11亿美元的开支。
索尼还表示,公司将推迟扩大斯洛伐克液晶电视产能的计划、外包图像传感器半导体的生产、关闭大约10%工厂。通过这些措施,索尼计划到2010年3月底削减电子产品部门30%投资。
以上,我们只是简单分析几家国际I半导体企业目前裁员的状况,但这只是金融危机冰山一角,很多国内半导体企业已经步履维艰,有些已经到达濒死边缘。半导体企业裁员不仅仅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临时手段,也将成为半导体产业“大洗牌”前的一次重大考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