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涨价考验电子制造业
最新出炉的三月份CPI成为眼下各大相关机构的关注重点。在愈合了一二月份的雪灾创伤后,3月份的CPI照预期以8.3%的增幅较2月份略有降低。这或将意味着,物价正告别峰值阶段。
另据日前公布的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购进价格指数继续高位攀升,这意味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这对原本就增速放缓的电子制造业而言,显然是更大的考验。
如何综合有效地运用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居高不下的物价和通胀,良性拉动国内需求增长,扩大企业生产投资规模,无疑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最为期待的经济工作之一。
三月CPI小幅回落
粮食涨价仍是焦点
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3月CPI同比增长幅度为8.3%,将比2月份略有降低。2008年第一季度CPI平均同比增幅为8%,预计第二季度CPI平均同比增幅为8. 5%。这一方面意味着我国物价正告别峰值阶段的可喜苗头,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物价水平仍徘徊高位不可掉以轻心。
从表面上看,雪灾影响的逐步消除是通胀放缓的重要原因,但鉴于货币增长保持在较高水平,物价整体上涨的压力并未减轻。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 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仍然是食品涨价。
世界银行最近的估算显示,国际大米价格今年将上涨55%,未来粮食价格上升是否将成新的涨价因素,已经引发业界普遍担忧。另据国家发改委此前的报告,3月全国36个大中城市46种重要商品和服务,同比上涨的主要是食用植物油和鲜奶等18种食品。
原材料价格难逃上涨区间
电子制造业压力倍增
在居高不下的全国物价重压下,除了老生常谈的粮食等农产品涨价外,制造业原材料的价格攀升成为不容忽视的又一大焦点。
在最新公布的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体系中,购进价格指数为74.6%,环比上升4.5个百分点。从企业反馈的意见看,反映价格上涨的比重占50%,比2月上升13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 20个制造行业全部高于50%。
继续高位攀升的购进价格指数给原本就增速放缓的电子制造业再添压力。尽管目前平板电视、汽车电子的需求增长很快,但整个电子制造业的需求增速却未能因此被拉升。在这一背景下,主要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就成为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电子制造业主要原材料金属材料如铜、金、银、锡等,化工材料如环氧树脂、石油等都在历史高位徘徊,而大多数电子产品没有提价能力,企业的成本压力倍增。
另外,在国内CPI的高压影响下,从紧的货币政策等宏观金融政策变化将导致公司资金成本的上涨。由于贷款的紧缩,企业希望用新贷还旧贷来筹集资金的方法也行之不易。
对此,相关分析师认为,电子制造业目前面临较大的压力,短期内还将在低谷徘徊,因此将电子元器件行业的评级调整为“中性”。
中国经济前景依然广阔
金融政策手段需多管齐下
应该看到的是,整体上,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上扬至58.4 较2月的53.4大幅提高。这反映了企业采购经理对未来市场的乐观估计,显示国内经济需求和增长的强劲趋势,也说明不论是我国的电子制造业还是整个中国经济都仍然面临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发展契机。关键在于,相关的政策面要运用怎样的法律和行政手段予以扶持和规范化推动。
对于电子制造业而言,企业惟有通过产品的结构升级、提高产品的毛利率,才能抵御成本增加带来的压力。
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大局而言,CPI如能继续维持当前的回落趋势,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有所松动。但是在当前背景下,依靠单一的政策手段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上已经提出要“稳妥”运用利率工具,央行行长周小川先生也公开表示,低利率有助于扩大内需和发展资本市场。再加上三月通胀压力有所缓解,央行在近期加息的可能性也将相应减小。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本身对通胀的抑制作用在中短期内可能并不理想,仅靠升值难以根治目前较为严重的通胀局面。
因此,缓解当前物价高压的关键在于综合运用多种金融手段,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