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业界动态 > 烽火员工集体跳槽华为 面临人才危机

烽火员工集体跳槽华为 面临人才危机

作者:时间:2008-04-01来源:楚天都市报收藏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科技集团)是我国光通信的发源地,被形象地称为我国“光通信老大哥”。不久前,一位领导在会上谈到,“武汉邮科院的一些人才,集体跳槽华为,领导急得跺脚。”“集体跳槽”的背后,有着诸多原因,不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武汉邮科院虽然比竞争对手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起步要早,如今销售收入却与华为相差20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81009.htm

  全院着急,每天都提员工流失

  三月的武汉,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但是,武汉邮科院发展策划部主任陈建华的心情“明媚”不起来。“近年来,我院人才流失严重!”这位主要从事该院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此事全院着急。每次开会都提员工流失,领导急得直跺脚啊!”

  去年以来,一种危机感在邮科院悄悄弥漫开来,许多人心里有“狼来了”的感觉。主要原因是:竞争对手——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去年开始准备在武汉设立研究所。陈建华坦陈:“我们最担心的,是华为来邮科院挖人,这对我们极为不利!”

  记者了解到,华为已悄然进驻紧邻邮科院的光谷软件园,在那里包下了三层楼。华为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武汉高校和科研单位多,人才资源比深圳丰富,公司准备将深圳的部分研发线搬到武汉来,并在汉招聘大量人才。

  张华(化名)是原武汉中光通信公司(武汉邮科院原下属公司)员工,去年11月该公司被通信(武汉邮科院下属上市公司)合并。他告诉记者,就在合并前后,中光公司十多名技术人员去了华为。中光公司原来有300多人,去年10月以来走了100多人,其中大多是能做事的技术和销售人员。“我们这里成了人家的培训基地,留不住人啊!”

  对比悬殊:销售收入相差20倍

  邮科院是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一张闪亮名片,但让人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邮科院在产业规模上,已大大落后于竞争对手华为。比华为早创立14年的邮科院,去年的销售收入仅为50亿元,华为则超过1000亿元。

  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处长李述武称,与本地企业相比,邮科院的发展速度还是挺快的,但与华为相比却大大落后了。这一发展速度,与邮科院拥有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极不匹配。

  成立于1974年的武汉邮科院,1977年拉出我国第一根光纤,1982年开通了全国第一条二次群(8Mb/s)光纤通信线路,1994年获批准设立国家光纤通信工程研究中心,在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光传输设备、光仪表等方面,占领着全国的技术高地。

  这么一个拥有众多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按李述武处长的话说,人们理所当然希望它有更大的产业规模、更快的发展速度。但是,从2001年到2007年,该院销售收入仅从36亿元增加到50亿元,增长率不到50%。

  相比之下,华为发展之快堪称奇迹。1995年,华为销售收入还只有十多亿元。但到了去年,华为销售收入一下子跃升至1000多亿元,13年增长了近百倍。

  体制僵化,清洁工也难改聘

  邮科院为何远远落后于华为?

  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田志康副处长在该院调研时,听到了这样一个尴尬的故事:

  邮科院曾聘请了约40名清洁工,合同到期后,该院想聘外包公司负责清洁工作,并对原来的清洁工进行了安置,准备将他们转给外包公司继续聘用。但那些清洁工坚持他们应由邮科院直接聘用,并到处告状。这样僵持了好长一段时间,事情才解决。

  由于机制原因,邮科院在管理上过于追求稳定,形成能干事的激励不够、不能干事的也开不走的局面。尽管邮科院在国有转制科研院所中是比较好的,但与民营企业相比活力还是不够。

  邮科院总工余少华博士回忆:1999年,该院有个实验工厂,面向市场生产一些产品。实验工厂的产品卖得最好的时候,车子排着长队在工厂门口等候。该院为扩大生产规模,打报告向上级部门要求扩编,但未获批准。

  田志康指出,华为作为民营企业,其生产经营具有极大灵活性,可以把握很多机会,而邮科院作为国有单位,虽在2000年由科研院所改制为中央企业,但仍受到很多体制方面的制约。

  与邮科院相比,华为的产业领域更为广阔。仅在光通信领域,邮科院的产业规模并不小,在不少方面领先华为。该院生产的光通信设备和光纤光缆市场占有率分别居国内前三位,光电子器件居国内第一位。但是,光通信产业的市场容量有限。邮科院要扩张,必须发展其它通信产业。而要开拓新的领域,必须报批并接受监管。

  邮科院有关领导告诉田志康,在中长期激励机制不足的前提下,监管的直接结果是:规避了该院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但也自然导致了一个更可怕的后果,即该院在开拓新领域时过于求稳,宁可不进入新领域,也不愿冒风险,从而丧失许多机会。

  在中长期激励机制上,华为早就实行了员工持股制度,把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华为通过高薪和股权激励机制,可以源源不断地引进人才,而邮科院则因为激励机制不足,员工积极性 受到压抑,一些骨干员工出现流失。

  如何破题?留住人才再谋发展

  邮科院遇到的发展瓶颈,令人深思。

  有分析人士认为,与华为相比,邮科院在体制机制的灵活性、发展速度等方面,已大大落后于华为,致使人才不断流失。

  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称,邮科院要缩小与华为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有关部门和邮科院要解放思想,大力推进邮科院体制和机制改革,特别是要建立有效的中长期激励机制,把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紧密捆绑到一起,让员工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田志康副处长分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像邮科院这样的国有高新企业,要取得较快发展,不建立有效的中长期激励机制是万万不行的。虽然邮科院目前的激励措施,在武汉地区国有企业中处于较高水平,但与华为等竞争对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据悉,对转制科研院所,国务院国资委等部委去年出台了一个中长期激励机制的试行办法,但该办法规定的门槛较高,操作困难。在此情况下,邮科院一方面应积极争取政策,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规定的前提下,争取大范围推进骨干员工持股;另一方面,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股权结构多样化,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这样双管齐下,进而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

  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邮科院还可以深入推进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以项目留住人才,让人才在实施项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成就感。

  此外,该院还可以通过改革内部管理、分配体制,提高员工薪酬和福利,进一步完善培训休假制度,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等,以吸引人才,让他们获得归属感和自豪感。



关键词: 烽火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