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行业EMS/ODM稳步发展
目前在电子行业,OEM、EMS和ODM模式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ODM和EMS范畴中的许多企业都在与其客户共同设计或联合设计产品,而且在确定IP所有权方面存在众多争议。也有ODM公司开始以自己的品牌销售产品,这种做法被称为“OBM”,即“自有品牌制造”。而一些OEM,特别是在中国,当其具有多余产能时,亦向海外OEM公司提供EMS服务。
该产业的进化速度非常快,由于其中的各产品领域以及企业本身的特征趋于融合,因此难以进行前后一致的历史分析。美国市场调研咨询公司TechnologyForecasters(TFI)的分析师认为,商业模式的革新将会进一步加速,而且随着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它将成为创新的焦点和那些能够应对这些复杂关系的企业的竞争优势。
外包市场温和增长
TFI的分析师指出,2005年EMS和ODM市场总体营业收入为2,024亿美元,合计增长率约为13%,其中ODM市场的增长速度为18%,EMS市场为10%。预计未来五年该产业的增速将温和放缓。推动ODM总体市场发展的因素包括:PC和通讯领域中的大型OEM公司正在利用它们提供的设计、软件和相关服务。这些客户愿意与ODM签署联合设计协议,以使自己内部的工程和制造资产能更好地专注在核心竞争力和主要战略上。同时,ODM也从制造业向中国大陆的持续转移中受益,只在台湾地区留下象征性或面向利基市场的制造设施。
导致ODM增长速度放慢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利润率下降;二是ODM仍被排斥在工业、医疗、电信基础设施或军事应用等许多领域之外。利润率下降促使许多ODM公司专注于自有品牌的业务。TFI认为,在未来3-5年里,与OEM联合设计的增长将为ODM在其它领域创造机会。
EMS的增长速度在未来几年也将比较温和。在我们所追踪EMS公司的新增销售收入中,约有22%是来自富士康这一家公司的快速增长。推动总体EMS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电子产业总体市场的增长、新的OEM公司采取外包策略、面向ODM公司的业务增长、在ODM较难介入领域的业务增长。
从各地区的增长率来看,未来五年里地区的分布情况将会略有改变:2009年亚洲占全球总体合同制造销售收入的比例将从目前的63%升至66%;在北美这一比例将从目前的21%降至19%;欧洲所占比例将从16%降为15%。
TFI采用了一个标准尺度-“EMS渗透率”来衡量产业领域的外包数量,即EMS(或ODM)的销售收入占OEM总体销货成本(COGS)的比率。目前,电子行业的EMS渗透率为19%,预计2009年将增长至24%。由于不能获得所有OEM的销货成本,因此按这种计算方法得出的渗透率偏于保守。此外,像军事/航空业等行业采用的是OEM到OEM的外包,因此未被计入这些数字之中。各行业的外包数量也是具有显著差异的,比如网络设备行业,OEM公司倾向将制造业务全部外包,渗透率超过90%,而消费电子等其它产业可能只是接近40-50%。
对于EMS和ODM公司来说,利润率则一直在下降。主要ODM厂商的利润率从10%降至目前的4%,二线ODM厂商的利润率则更是低到1%;而许多大中型EMS厂商一直在亏损运行。
为应对利润率的下降,EMS和ODM公司纷纷从扩大销售收入和提高收益两方面入手来改变其岌岌可危的市场境况。从扩大销售收入来看:EMS公司采用的方式是主要关注医疗等新兴领域,为ODM公司提供装配服务和服务于刚刚开始外包业务的OEM公司;ODM则采用大幅降低价格以赢得大型合同,或通过整合获得规模优势。从提高盈利来看:EMS公司开始提供设计服务,开发IP;ODM则更多地关注提出自有品牌的产品,且继续将制造业务从台湾地区转移到中国大陆。
中国EMS/ODM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在中国地区存在多种外包模式,比如OEM公司在产能多余的时候,向其它OEM提供EMS服务;本地EMS公司随着规模增加,开始发展自有品牌业务。因此,计算中国外包服务市场规模并不容易。TFI最近发表的关于中国本土EMS/ODM产业的报告对中国电子企业进行了一个分类,包括全球OEM、EMS、ODM、中国电子制造及设计服务提供商和中国OEM等。该报告预计2005年中国市场上EMS/ODM合计营业收入约383亿美元。
该报告还指出,中国电子公司正在向产品价值链的高端前进,他们雇用了数百名研发工程师,向客户提供越来越多的技术方案和创新性产品。中国EMS/ODM公司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价格、承接小型合同的能力以及本地化的基础设施。但是他们在沟通、质量控制和IP方面存在劣势。一些中国EMS/ODM公司利用美国或欧洲的办事处,或者从美国硅谷招聘的销售人员和经理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OEM向海外市场的扩张
在全球产业链向中国转移的同时,中国的电子公司也一直努力向海外扩张。目前,他们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面向东南亚、俄罗斯和非洲等欠发达市场,采用低价策略进行渗透,比如中兴和华为。他们先是利用政府优惠政策和本地销售渠道达到相当规模,然后再利用这些能力进军全球竞争对手较为忽视的市场。通过这种方式,中国OEM不仅扩大了销售收入,且在国际市场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二是通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工厂使资产本地化,从而渗透西方市场。最典型的是海尔的例子,他们于2002在美国本地建立设计、销售中心及制造工厂。三年之后,海尔美国公司品牌的小冰箱在美国市场的份额超过了50%。海尔发现,一旦美国消费者开始把它视为本地品牌,它就能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在其南加州工厂为美国市场增加其它产品线。它利用从成本较低的中国工厂运来的成品或元器件,保持小批量和高需求产品的较短补货周期,并同时扩展其在美国的业务基础和本地资产。这种做法还帮助中国OEM应对美国和其它WTO成员国在人民币汇率和贸易顺差问题上对中国施加的压力,同时提供了一种避免反倾销诉讼的手段。
三是与知名的海外品牌建立分销联盟或合资企业,借助合作伙伴的资源拓展海外市场。比如TCL与法国电子巨头汤姆逊(Thomson)曾在2003年末组建了一家合资企业,使其可以利用Thomson和RCA品牌、汤姆逊的北美和欧洲分销网络及在墨西哥、波兰和泰国的生产设施。
虽然对于中国OEM来说海外扩张可能是很好的战略,但并不一帆风顺,因为这些项目所需的资金可能非常惊人。联想选择了一条最快捷的路线-收购IBM的PC部门,这种做法可以立即获得一些好处,但在调和不同企业的文化方面也为之带来巨大挑战。
把生产靠近最终市场,以获得灵活性和降低运输成本最近再次受到全球EMS和ODM公司的肯定。过去三年,全球制造业纷纷涌向中国市场,但现在墨西哥和东欧的EMS/ODM投资复苏,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上述观念。结果是顶级EMS和ODM公司重新重视全球整合性运作,并使供应链具有灵活性。这种全球整合运作将可能对中国EMS/ODM业务带来影响。
未来的影响因素
在未来五年内,两个宏观经济现象可能对整体全球GDP构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进而对电子产业造成冲击:一是能源成本持续高居不下;二是房屋市场泡沫破灭。其中的任何一个现象都可能导致消费支出大幅下滑,最终导致经济衰退。
另一个可能对电子产业造成重大影响的是欧洲RoHs和WEEE等环保法规纷纷出台,而全球其它地区包括中国在内也在积极准备制订类似的法规。在计划和实施从产品中清除有害材料和提供回收方面,各电子制造商处于不同的阶段。由于这些法规覆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涉及这些复杂和相关供应链中的多家公司,因此贯彻时需要相互合作和数量惊人的文档。经理们感到担心,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一问题与千年虫相似,时间紧迫,他们的产品必须及时做出改变,否则将会失去客户。但是,绝大多数公司的准备情况差得很远,难以在最后期限之前达到法规的要求。
linux操作系统文章专题:linux操作系统详解(linux不再难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