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业界动态 > 炬力、中星微利润滑坡 IC设计业承受价格压力

炬力、中星微利润滑坡 IC设计业承受价格压力

——
作者:时间:2007-08-13来源:中国电子报收藏
三年前,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推出第一款MP3控制单芯片之时,一下子就尝到供不应求的滋味,几个业务员被经销商追货追到晚上手机都不敢开机。胜景不再,公布的2007年第二季度(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财报显示,与去年同期和今年第一季度相比,今年第二季度公司的收入和利润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无独有偶,另一家领先的中国IC设计公司中星微电子公布2007年第一季度(截止到2007年3月31日)和2006年全年财报显示的情况更加不妙——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净营收为1690万美元,净亏380万美元。两家中国优秀的IC设计公司为什么利润会同时下滑?炬力和中星微电子将如何扭转不利局面?国家可以在哪些方面“拉”它们一把呢?

表面原因和深层原因

对于利润的较大幅度下滑,两家公司不约而同地提到价格压力。

炬力公司董事长李湘伟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说:“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价格下降是一个趋势。多媒体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变化,也会受到相关零配件价格变动的影响。今年NAND Flash及LCD模组的价格一路上涨,也使得部分客户处于谨慎观望的态度。利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产品的价格压力、销售量的下滑、税率的增加(从免税到开始征税)、人员的扩张、研发投入的加大都会增加成本。”炬力公司首席执行官叶南宏在公告中表示:“炬力第二季度的财务表现受到不断增长的价格压力和在小尺寸屏幕供应方面的客户体验挑战的影响。”中星微电子则在公告中将第一季度的亏损归咎于季节性因素和微软新一代操作系统Vista推迟发布以及其部分产品面临价格压力。

正如李湘伟向本报记者表示的那样,遵循摩尔定律,电子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如果只拿价格压力作为利润下滑“挡箭牌”的话,似乎不能完全讲得通。那么,是不是还有一些较深层次的原因导致公司利润下滑呢?

Gartner亚太区半导体研究组首席分析师徐永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的IC设计行业作为一个整体将是稳定增长。IC设计也将呈现不断从高成本地区向中国等低成本地区转移的趋势。“也就是说,苹果肯定是要掉下来,但是,掉在谁的头上就不一定了。就公司个体来说,这个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尤其是产品单一、没有竞争壁垒以及需求不稳定的利基市场。”In-Stat中国电子产业研究主管Raymond Yan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深层次的原因是公司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雷同,并以中低端市场为主。”

苦练内功和向外扩张

炬力和中星微电子似乎也认同分析师们找出的“症结”,两家公司一方面努力进行多元化尝试,向高端产品转型,另一方面也努力向国际市场扩张以保证市场需求。

中星微电子首席执行官邓中瀚在财报展望中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将通过降低成本,开发高端市场及借助其数字多媒体芯片在大唐3G手机终端应用的机会来实现抢占市场份额、增加收益的目标。叶南宏则在财报展望中对公司的长期增长策略信心十足,他说:“通过发布13款高端系列产品,我们对于赢得市场机会非常有信心,这些产品将保证公司第三季度的出货量。此外,通过向美国市场提供性价比极高的全系列PMP产品,炬力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并吸引美国和全球各地的新客户。”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李湘伟认为,炬力致力于多媒体音视频处理芯片领域的技术研发,在中国多媒体播放器市场已具有最大的优势。目前正努力扩张整合音频、视频的多媒体播放器平台产品线,针对逐步起飞的PMP市场开发第二代移动多媒体平台。在PMP产品中,除了MP3的音频功能外,对于视频播放与娱乐功能(包括移动电视DVB-H/DMB、JAVA Game等)有着更多的需求,为符合这些未来市场的潜在需求,炬力公司已投入了许多资源在视频处理、图像加速引擎、游戏芯片的研发上,让未来的产品可以在MP4、PMP市场上再次复制MP3主控芯片的奇迹。预期在未来两年内将会配合市场需求而创造大量的应用产品,目标是拿下中国50%的市场份额。对于国际市场,炬力抱有很高的期望。李湘伟说:“IC企业是国际级竞争的行业,目前炬力的终端客户已遍布欧美等已开发国家,将来我们努力增加国际营销的力度,加大市场份额。此外,新兴国家也是我们营收成长的重点。”

中星微电子扩展产品线的意图非常明显。6月上旬,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和中星微电子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微软-中星微多媒体技术中心”将深化在数字多媒体应用领域的合作,拓展至移动多媒体领域。有消息称,中星微电子也将在消费娱乐(视频MP3/PMP)、移动电视甚至是电源管理芯片上大展身手。

国家扶持必不可少

虽然炬力和中星微电子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并且成为中国最优秀IC设计公司的代表,但是国家的扶持依然必不可少,当然这种扶持并不单单是资金上的支持。在产业政策、风险机制和标准制定等方面,中国IC企业需要得到帮助。

产业政策是重中之重。半导体产业专家莫大康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建议说:“国家应该尽快出台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明确产业政策,政策的引导非常重要。”李湘伟对中国IC产业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并希望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他说:“中国IC企业的发展仍任重道远,紧缺的设计人才、高昂的设计工具费用、潜在的知识产权危机,都需要国家的从产业政策到资金资助的大力扶持。”

In-Stat和Gartner等国际著名分析机构的资深分析师站在局外人的立场上,Raymond Yan和徐永都对中国IC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建议。Raymond Yan说:“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本土标准的制定过程不透明,而且时间漫长。如果相关的本土标准能更快的推出将有助于的发展。”徐永认为国家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以降低个别企业的风险和成本。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