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视需防圈地陷阱
——
而当记者就CMMB外场测试情况展开进一步采访时,却听到这样的说法:CMMB进行场外测试,并不是说其标准化和产业化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节目的播出更可以理解为是一次公关宣传,很可能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标委)日前组织对现有各手机电视技术方案进行调研有关。
有关手机电视的标准问题依旧延续了各标准各执一词、谜团重重的局面。而离奥运开幕越来越近,相关阵营甚至开始采取“避开标准先商用”的策略。
CMMB开始区域性网建
“目前已经在北京开通了信号试验,今年国庆期间将在除香港之外的五个奥运城市开通试验。”国家广电总局无线局副局长孙朝晖在电视节目中表示。
据《中国电子报》记者了解,国家广电总局于今年4月20日正式启动了外场测(Field Test),测试内容主要有系统的抗多普勒、抗多径、接收灵敏度、连续工作时间等,具体针对车载高速接收、人行低速接收、密集楼群接收、隧道桥梁环境接收、楼群内阴影遮挡区域接收以及这些环境下的覆盖区域等。此外,还兼顾了浅室内接收、深室内接收的情况。
而在此前,3月19日,首颗支持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的解调芯片IF 101由创毅视讯研发成功。创毅视讯是曾为中星微创始人之一的张辉博士所创办,张本人也在新闻联播节目中现身,介绍目前CMMB的唯一一颗信道接收芯片IF101。但业内人士都清楚,IF 101目前只是工程样片,现在使用的手机均是工程样机。
《中国电子报》记者获悉,创毅视讯大概生产了100余片IF 101工程样片,与中兴、联想、华旗等七家终端厂商合作,在4月15日前将IF 101芯片导入CMMB工程样机。现在参与CMMB外场测试的正是这些接收终端,包括手机、MP4接收机等多种形态。
孙朝晖表示:“在城市道路上进行测试,应该说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下一步,在地铁中或者高速行驶的列车上进一步测试信号。”据悉,就北京情况看,测试结果对室外覆盖比较满意,下一步将增加室内覆盖。“今年国庆之前北京的地面覆盖要全部做好。”张辉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6月1日开始,CMMB在北京开始了区域性网络建设工作,按照计划,今年12月1日到31日,CMMB标准的手机电视将开始商业化试运营,保证明年第一季度能在试运营中进一步优化,到2008年第二季度进入规模运营阶段,用户规模在20万左右。
而在信道接收芯片方面,据悉,今年8月30日,创毅视讯的正式芯片IF 120将投入试生产,10月1日以后实现产业化。“也许步伐走不了那么快,但2008年相关奥运城市还是能用上手机电视的。”一位技术专家判断。
国标委启动摸底调研
在CMMB按照既定的产业化进程逐步进行的时候,另一个阵营正在为手机电视的“国家标准”争论不休。
今年7月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二部向各有关单位发出通知,对现有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技术方案进行实地调研。6月30日,国标委专门成立了“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国家标准专家评议组”,进行调研的正是旗下两个评议组。
去年年底,国标委曾下文要求现有各手机电视标准的提出单位在今年1月18日之前向国标委提交标准申请,此次调研是那次活动的延续。《中国电子报》记者获悉,此次调研的范围是“现有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技术方案”,包括了此前因自身意愿没有向国标委提交申请的CMMB和因为错过时间未能提交方案的TDMB。7月8日下午,记者在北京中标协办公室列席了评议二组对TDMB的调研,前半部分为技术汇报和交流、演示,后半部分为评议组的闭门讨论,并没有任何结论性信息。因此,可以说,迄今为止国标委有关手机电视“国家标准”还没有形成任何决定性意见,目前手机电视方面走得最完善的还是已经被确定为广电行业标准的CMMB,但是国标委的相应步伐却在明显加快。
据媒体报道,此前国家广电总局因自恃已经是广电行业标准并“怀疑国标委对标准征订工作的企图”而拒绝参加去年年底的国标委组织的标准申报。而新闻联播对CMMB的报道和介绍,又恰恰在标准调研启动之时,几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两者不无关系”。
CMMB商用化水平待验证
尽管CMMB的产业化时间表紧张而紧凑地排到了2008年8月奥运会开幕前,但还是有很多方面质疑CMMB最后的商用化水平,一些阵营甚至主张采用“先做出来,先用起来”的策略。
“CMMB在2.6G频段,穿透力不强,最后要在地面解决很多问题。”CDMB阵营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按照CMMB的既定计划,将在2007年年中基本完成主要标准的制订,2007年年底完成标准体系中的各项标准制订工作,这意味着从标准成熟到真正商用只有8个月的时间,很多技术专家认为届时要真正做到成熟商用是“不能完成的任务”。
“DAB+AVS的CDMB技术是目前最简单又能避开韩国人专利的技术,DAB不要专利费,AVS定义了移动电视的第二版本标准P2已经制定,AVS芯片今年7月20日就能出来,即便芯片不成熟,还可以用软方案在智能手机上实现,我们是奥运前最快捷的方式。”CDMB技术的推手、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楼培德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不过记者获悉,世界DAB组织正和国家有关部门就DAB专利进行谈判,韩国电子通信研究所2003年即向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四项在DAB传输系统上提供包括视频的多媒体广播服务的相关技术专利,楼所谓的DAB不要专利费还有待验证。
清华大学教授杨知行则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数字电视地面标准的芯片已经比较成熟,无需太大改动就可以实现手机上的应用,如果能产业化,也可以比较快。”但他表示,清华目前只关注数字电视地面传输部分的产业化,手机电视不是现阶段重点。
海尔通信公司研发总监郭军民在7月8日于青岛举行的“移动电视论坛”上发表个人作为技术专家的看法:从成本看,卫星广播的成本变数取决于增补转发的数量,而增补转发数量又取决于覆盖区域,基于使用地点分析和个人判断,卫星广播的成本或许要高于地面广播;从手机电视内容看,地面广播更易于同各地文化背景相结合,形成地域特色,对应的商业模式也更易于激发当地运营商的热情;从终端功耗看,似乎卫星广播电视也要高于地面广播,“因此就个人观点而言,地面广播手机电视要优于卫星广播”。
谨防“事实标准”埋下专利陷阱
“手机电视领域的多标准并存情况在近几年内将一直存在。”同样在前天的研讨会上,In-Stat分析师李敏提出。In-Stat依旧非常看好移动电视功能,他认为,2010年支持移动电视功能的手机出货量会达到5000万部,是2006年水平的10倍。
李敏认为:广播方式的手机电视业务的不成熟给移动流媒体方式的手机电视业务带来了机会。事实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和3G门户网、GGTV等独立移动视频门户正加紧为奥运优化流媒体视频业务并组织针对性的视频内容。
还有一个机会则摆在一直伺机而动的韩国标准T-DMB面前。“现在在南方,韩国人又蠢蠢欲动,通过黑手机渠道方式已经卖了上千部(DMB)手机了。韩国人此前早就布好了点,总不忘记伺机而动。”广州在线总经理杨越岗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国家广电总局2005年曾在京、沪、粤三地试点建设数字广播覆盖网,三地都选择了韩国的T-DMB制式,但去年5月三地T-DMB项目出现中断,直到去年11月,北京电台旗下北京悦龙公司才获批“以数字广播”形势继续开展,其中准许开设几个视频频道。但去年12月30日,国家广电总局又发出通知“加强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试验管理”,规定“未经总局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在广播频段和非广播频段进行任何形式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试验”,但即便这样,据悉全国陆续建立DAB/DMB网络进行试点的城市已经有八九个之多。
“CMMB可以是一张全国全网的移动电视网,但还需要一张地方性的移动电视网,播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内容,两者并不矛盾,还可以为今后运营积累经验。”一位地方广电运营商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由于各地移动通信运营商在陆续开展流媒体手机电视业务,地方广电运营商既受到要求合作的推动同时也感到压力,这时,很多“先做起来,到时候变成事实标准”的想法应运而生,也使一些国外标准有机可乘。“韩国人先给你吃玉米,接着就是大棒啊,大家一定要警惕。”杨越岗呼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