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业界动态 > 长虹豪赌等离子 平板显示业起波澜

长虹豪赌等离子 平板显示业起波澜

——
作者:时间:2007-05-29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收藏
集团的屏(POP)项目近日将在四川绵阳高新区开工建设。该项目采用目前国际上最高代的8面取技术,首期产能规划为216万片/年(以42英寸计),在规模上仅次于松下、LG和三星SDI。据了解,集团的屏项目一期总投资超过60亿元。

但液晶屏、屏等上游投资是典型的资金、技术型项目。国内的“先行者”京东方、上广电的液晶屏项目自上马以来亏损不断。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的平板电视市场,相对于液晶电视而言,等离子电视有被边缘化的危险。选择此时进入等离子屏领域,自然在业界引起波澜。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对于刚刚经历了37亿元巨亏的长虹集团来说,无疑是一场胜败难料的豪赌。

长虹切入等离子屏领域

长虹新闻发言人何克思透露,世纪双虹公司是长虹项目的主要投资方,由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承担该生产线的建设,四川长虹出资7.2亿元占40%的股份。该项目一期工程规划投资6.75亿美元,2008年7月投产,将生产42英寸标清、50英寸及60英寸高清及全高清等离子电视模组,以42英寸计年产模组达到216

 
万片;三期建设总投资将超过20亿美元,形成年产600万片模组的能力。

据悉,在屏模块的成本中,液晶电视屏占屏模组的60%-70%,驱动电路等占30%-40%,而等离子屏占屏模组的30%-40%,驱动电路等占60%-70%。贾云涛表示,针对集成电路的“摩尔定律”,长虹可以把控未来降低成本的空间约为50%,远大于液晶电视产品。

政府对平板电视寄予厚望

在坚持企业是投资主体的前提下,长虹集团的等离子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业内人士分析,长虹进军等离子屏领域,实际并不仅是长虹一家的企业行为,其中包含了政府产业规划的背景。传统显像管彩电的成就曾使得彩电成为中国工业制造业中最引以为豪的产业。然而,进入平板时代,由于平板电视的核心技术和相关产业链的缺失,中国电视产业原有的优势不再。平板显示核心技术和产业链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国内平板电视产业受制于上游国外企业的问题日益凸显。以等离子电视为例,去年第一、第二季度,松下等离子屏供应给自已整机厂的比例从60%提高到80%,LG从60%提高到80%,三星也从44%提高到53%。今年2月份,松下、三星、LG三巨头已占据全球PDP市场88%的份额,垂直整合成为他们的铩手锏。

因此,平板电视显示器件已经被列入我国信息产业“十一五”重点工程,信息产业部在电子发展基金中也把平板电视列为重点支持项目。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已经承诺对虹欧项目给予不低于40亿元的贷款。长虹进军PDP领域,将在未来等离子上游发展中代表中国制造业争取更多利益。

产业配套支持

在等离子屏产业配套方面,目前国内除了大量生产设备和玻璃基板无法自足外,在功率IC、浆料等领域都有不错的产业基础。

在等离子模组的成本中,功率IC占了60%-70%。虹欧公司总经理巫英坚表示,国内在功率IC方面的配套比较完整不错的,包括中芯国际、无锡尚华、上海新进等在内的企业都对长虹集团的等离子屏项目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在浆料和荧光粉等方面,“我们在CRT年代就有了合作供应商”,如今彩虹集团的浆料项目已获得国家电子发展基金的支持。

据介绍,目前等离子屏用玻璃基板掌握在日本旭硝子等少数企业手中,连LG、三星都无法掌握。旭硝子方面称,如果长虹集团等离子屏的年产能在二期时突破400万片/年,将考虑在绵阳建设生产配套基地。

在生产设备的采购方面,长虹集团甚至具备了后发优势。据了解,松下最初发展等离子的研发成本很高,而在长虹集团的设备招标中,韩国和日本的设备商争相降价,最终招标价格可能比同行要低20%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长虹集团的每千片成本可能更低。贾云涛称,LG在2003年投资的3面取等离子生产线的每千片成本是400万美元,三星SDI于2004年投资的6面取成本是每千片500万美元,长虹8面取生产线的每千片成本甚至低于400万美元。

未来难以预期

由于等离子电视显示屏等资源只掌握在松下、LG等日韩少数几个厂商手中,生产过于垄断,致使等离子上游面板价格难以快速下降,成本居高不下使得等离子电视整机价格没有竞争优势。国内彩电厂家在平板电视的浪潮中,为了不受制于上游厂家,纷纷转向液晶电视,这就使市场上出现了液晶电视生产厂商多、等离子电视生产厂商少的局面。

家电专家陆刃波也认为,等离子电视要想在中国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是件很困难的事。他表示,随着液晶电视技术的不断提高、价格的不断下降,液晶电视的销售增量将远远大于等离子电视。

赛诺市场研究公司AV事业部研究总监盛哲认为,长虹等离子项目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是2008年量产后生产的等离子面板的销路问题。长虹自己不可能完全消化其产能,国内彩电企业中生产等离子电视的厂商已经很少,以后是否会购买长虹生产的面板也取决于其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其次,上游配套材料并没有完全本土化。目前,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的等离子屏生产线的配套都比中国大陆完善,除了人力成本低以外,长虹生产的等离子面板在价格上不具备优势,缺少竞争力。第三,长虹目前选择的8面取生产线技术本身就是不成熟的制造工艺,量产后产品质量将面临很大挑战。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