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物联网与传感器 > 岗位少人数多 大学生就业如何突破“重围”

岗位少人数多 大学生就业如何突破“重围”

——
作者:时间:2007-05-14来源:收藏

临近,今年的高校应届生就业压力更是大于往年。来自就业市场的种种信息表明,技能型人才受到企业追捧,而部分没有专长的大学生迟迟找不到。就业市场上的一冷一热,反映了我国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

在近日举行的济南市专业技能人才专场会上,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成为“香饽饽”,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春节过后,一些社会信誉较高的技工学校普遍迎来了招工旺季。“门槛都快被招工企业踏破了。”济南铁路高级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严善林说,“我们学校的就业率这几年都在98%以上,有的企业晚来一步,就要不到人了。”

企业最缺的是什么类型的人才?最近,山东人才网对企业展开了一项调查,将近一半的受调查企业认为,目前企业最缺也最难招的就是专业技术人才。从山东人才网近期的招聘情况看,几乎所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都供不应求,中小企业更是面临专业技术人员难招的困境。

济南市职介中心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中小企业对技术研发人员、生产制造人员、财务人员、人力资源人员等都有大量需求,外资企业也急需大量本土化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已由理论型转向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市场上甚至一度出现了高薪难觅专业技术人才的现象,技术性职业岗位仍处于不饱和状态。

与技能型人才热销相比,一些没有专长的普通本科生就业难问题尤其突出。山东一所省属院校财会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刘彭对记者说:“这两年财会专业的毕业生太多,仅我们学校每年就有三四百人,就业岗位僧多粥少。现在,同宿舍6位同学只有1人与用人签了就业协议,其他人都没有着落。”

大学生要想破围而出还需“练内功”

近几年,技校生走俏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了鲜明对比,部分大学生在多次碰壁之后,选择了到技校“回炉”,而且这种情况呈逐渐增多之势。

曾到山东冶金技术学院“回炉”的李达声,如今已是山东一家大型钢铁集团的班组长,月薪五六千元。他对记者说,自己当初上技校时也很无奈,本来大学毕业就想进大单位工作,但学的东西在就业市场上没有什么分量。

“我是不得已才进技校的,但没想到柳暗花明,我现在不仅收入超过了很多大学同学,而且在企业也很受重用。”

山东冶金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罗振强说,从2002年以来,到技校“回炉”的大学生多起来,而且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这些学生大多是高职毕业生,因为大学阶段学习理论知识多,动手实践能力差,找工作都遇到了困难,而培养动手能力正是高级技工学校的特长。这些学生来了以后都是从零开始,由于理论基础好,成绩都不错,就业形势也很好。

济南铁路高级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严善林告诉记者:“高职毕业生来我们学校‘回炉’的,每年都有二三十人,我们都不当新闻了。我们是学制教育,如果有短期培训,来的大学生会更多。”

据知情人士介绍,目前很多高校采取大堂上课的方式,无法照顾专业特点,一般专业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滞后于学生规模的扩大,影响着高校教育质量。不少用人单位也反映,高校培养的学生不是社会迫切需求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毕业生普遍缺乏适应社会的广博知识和实践能力。高校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

说起当前的就业难,山东一位高校副校长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说:“高校扩招后,学校的硬件建设以及教师的培训很难满足扩招需要,缺少优秀的教师,高等教育质量怎么提高?”

据高教界人士介绍,部分高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人才供求过剩;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专业划分过细,专业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专业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结构性矛盾突出;有的高校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做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导致学生一毕业就失业。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但是如果不能尽快填补教育与市场之间的裂缝,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练好内功,大学生乃至研究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也许一时难以缓解。”这位副校长说。

临近毕业,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更是大于往年。来自就业市场的种种信息表明,技能型人才受到企业追捧,而部分没有专长的大学生迟迟找不到。就业市场上的一冷一热,反映了我国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

在近日举行的济南市专业技能人才专场会上,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成为“香饽饽”,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春节过后,一些社会信誉较高的技工学校普遍迎来了招工旺季。“门槛都快被招工企业踏破了。”济南铁路高级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严善林说,“我们学校的就业率这几年都在98%以上,有的企业晚来一步,就要不到人了。”

企业最缺的是什么类型的人才?最近,山东人才网对企业展开了一项调查,将近一半的受调查企业认为,目前企业最缺也最难招的就是专业技术人才。从山东人才网近期的招聘情况看,几乎所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都供不应求,中小企业更是面临专业技术人员难招的困境。

济南市职介中心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中小企业对技术研发人员、生产制造人员、财务人员、人力资源人员等都有大量需求,外资企业也急需大量本土化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已由理论型转向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市场上甚至一度出现了高薪难觅专业技术人才的现象,技术性职业岗位仍处于不饱和状态。

与技能型人才热销相比,一些没有专长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尤其突出。山东一所省属院校财会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刘彭对记者说:“这两年财会专业的毕业生太多,仅我们学校每年就有三四百人,就业岗位僧多粥少。现在,同宿舍6位同学只有1人与用人签了就业协议,其他人都没有着落。”

大学生要想破围而出还需“练内功”

近几年,技校生走俏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了鲜明对比,部分大学生在多次碰壁之后,选择了到技校“回炉”,而且这种情况呈逐渐增多之势。

曾到山东冶金技术学院“回炉”的李达声,如今已是山东一家大型钢铁集团的班组长,月薪五六千元。他对记者说,自己当初上技校时也很无奈,本来大学毕业就想进大单位工作,但学的东西在就业市场上没有什么分量。

“我是不得已才进技校的,但没想到柳暗花明,我现在不仅收入超过了很多大学同学,而且在企业也很受重用。”

山东冶金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罗振强说,从2002年以来,到技校“回炉”的大学生多起来,而且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这些学生大多是高职毕业生,因为大学阶段学习理论知识多,动手实践能力差,找工作都遇到了困难,而培养动手能力正是高级技工学校的特长。这些学生来了以后都是从零开始,由于理论基础好,成绩都不错,就业形势也很好。

济南铁路高级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严善林告诉记者:“高职毕业生来我们学校‘回炉’的,每年都有二三十人,我们都不当新闻了。我们是学制教育,如果有短期培训,来的大学生会更多。”

据知情人士介绍,目前很多高校采取大堂上课的方式,无法照顾专业特点,一般专业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滞后于学生规模的扩大,影响着高校教育质量。不少用人单位也反映,高校培养的学生不是社会迫切需求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毕业生普遍缺乏适应社会的广博知识和实践能力。高校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

说起当前的就业难,山东一位高校副校长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说:“高校扩招后,学校的硬件建设以及教师的培训很难满足扩招需要,缺少优秀的教师,高等教育质量怎么提高?”

据高教界人士介绍,部分高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人才供求过剩;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专业划分过细,专业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专业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结构性矛盾突出;有的高校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做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导致学生一毕业就失业。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但是如果不能尽快填补教育与市场之间的裂缝,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练好内功,大学生乃至研究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也许一时难以缓解。”这位副校长说。



关键词: 毕业 求职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