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矽谷顶尖创投怎么看待小米 ?

矽谷顶尖创投怎么看待小米 ?

作者:时间:2015-04-09来源:36氪收藏

  目前的智能手机市场看起来很像PC市场的重演,只不过在时间跨度上,从二三十年缩短成了五年。尤其是对非高端的机型,组件层几乎都是通用的,在操作系统层也是一样,因此OEM制造商都处于这样一种困境中:他们大多使用着一样的基础组件和软件(比如PC上的Windows,手机上的系统),除了价格以外很难再形成差异。于是在市场逐渐演化出了一种依靠规模化和营销的低价竞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72219.htm

  如今,三星的Android市场占有率似乎已经达到了顶峰,还有一些自身规模并不大的公司,利用深圳集聚的制造业,同样也在享受着规模化的好处。在中国有,一加和金立,而其他国家也不乏这样的厂商:他们在中国设厂,利用品牌和营销建立自己的业务。比如印度的Micromax,菲律宾的Cherry,拉丁美洲的Blu和法国的Wiko,这些公司都声称自己至少占有10%的市场份额。但是其中部分公司只是给中国承包商的标准模型机贴上品牌而已,因此有一个OEM厂商曾经和我说过,那些强调设计感的手机,其实只是富士康的一些通用模型而已。

  在手机这个领域,一如曾经的PC,有一些特定的公司或者商业模式会展现出不错的优势,但是对于消费者和其他软件开发者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尽管三星起起落落,联想收购摩托罗拉,HTC运转不畅,Sony衰落,中国OEM崛起了,但我们从来不缺新的手机。

  去年,一共卖出了7500万台手机。在这样一个兴衰更替的行业,是否只是一家遵循特定模式昙花一现的公司?在我看来,小米还是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

  首先,PC的代工商在设计上都没有显示出差异,同样的事情也曾发生在Android手机市场上。但是小米、金立这些公司很注重产品的设计和视觉上的吸引力,通过不同的材料和喷漆,现在的智能手机,即使不是高端手机,也一改以往黑色塑料方块的形象。虽然还是有一小部分手机在外形上模仿Apple的产品,但大部分的手机不仅有良好的外观,有趣的设计,而且只要苹果一半的价格。有趣的是,这种改变的趋势发生在三星衰落、苹果市场份额上升之后,但他们针对不同的客户群。

  其次,PC的代工商在软件上也没有任何差别,传统的Android OEM厂商也是如此。而小米和其他类似的手机制造商却在软件层面上进行了改变。小米在AOSP OS和第三方应用之间构建了一个轻便的(不用刷机的)MIUI,修改了Android本地的用户界面,并移除了应用程序列表,简约美观,一改Android系统的使用体验。尽管有人诟病其设计仿照苹果的iOS,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小米手机和苹果手机有完全不同的使用体验,小米有一种特有的“生机”。

  除此以外,小米也像Google和Apple一样,提供一套完整的服务和工具,相比被墙了的谷歌服务和两三倍要价的苹果手机,小米的“接地气”使其更具优势。人们谈论到小米时总是津津乐道于它低廉的价格,但是从多方渠道我们了解到,从卖低价手机获得的利润根本微不足道,至少现在是这样,因此重点再一次落到了小米所提供的体验上。

  在美国提到小米或类似公司时,人们都会条件反射地觉得他们是“卑劣的模仿者”,无论是从硬件或是软件角度。但一旦你真正使用了这些手机后,你就会意识到他们和iPhone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它的外形上可能有一两点相似性。

  这些中国公司现在似乎正在做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低利润,利用通用的零件和操作系统,在设计、软件和服务上形成区别分化,挑战着我们以往关于科技的假定。

  这样到最后,新型Android设备制造商的兴起可能会动摇Google对Android的控制力。

  纵观历史,Google对Android的控制(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主要可以体现在三件事情上:

  1、如果想要获得Google授权就必须加入Open Handset Alliance (OHA),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未经Google允许,公司就不能生产相关的Android设备了。一个公司加入OHA就等同于签署了卖身契,其设备也就不能运行其它版本的Android系统了。

  2、一般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人们认为,要是一台手机不能使用Google服务的话,基本上就没有销量。 (对此我不是很确定,但是还是作为理由列在这里)

  3、没有OEM厂商开发出一套可以代替Google的一整套服务和工具,因为这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目前在OEM厂商中出现的新趋势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各种各样的小公司逐渐崛起,因为没有既有销量的约束,所以Google的禁令对他们也起不到约束作用。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可以尝试从Android分支(fork)出自己的系统。小米及其同类公司给出了一种潜在的提供差异化的模型(尽管小米并没有给出一个分支的Android系统),而Cyanogen为他们提供了这么做的工具。这些小的OEM厂商虽然不像三星一样可以成为Google的对手,但同样Google也不能一次性将他们全部压制。我觉得,这并不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多像Kindle Fire这样直接跟Google正面抗击的产品,但是至少我们可以看到,Android市场的统一性正在逐渐减弱。



关键词: 小米 Androi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