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巨头聚焦无人驾驶未来5年或有研发新突破
12月6日,在第七届广东工业设计活动周上,由广汽集团设计的无人驾驶汽车获得了首次亮相,这部车型在国内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尚属首例。这款车型的发布展示了国内自主品牌在前瞻性技术研发的决心,誓与走在技术前端的国外车企们看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66951.htm除了车企聚焦无人驾驶技术之外,IT行业巨头近年也将目光专注于这一领域。今年5月,谷歌联合创始人布林在美国Code大会现场,亦发布了由谷歌研制 的最新无人驾驶汽车的原型。此外,国内互联网巨头百度也卷入了该领域,据相关人士透露,目前百度的无人驾驶项目正处于秘密研发阶段。
“未来五年至十年,无人驾驶汽车或将进入消费者普及期,行业关注度将不断提升,相关汽车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相关研究机构如此预测。
无人驾驶概念各家不一
无人驾驶汽车虽是汽车领域里颇具前瞻性的概念,却并不是一项横空出世的新技术。早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便已率先开展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
根据资料,无人驾驶汽车的前身被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是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我国在未来的某一天,无人驾驶技 术得以实现,将意味着我们可以不用再靠方向盘、刹车系统、油门来控制车辆,取而代之的是GPS、传感器及摄像头图像处理装置。
因此,可以预见,无人驾驶汽车必将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加入这一市场争夺战的,不光是奔驰、奥迪、丰田、沃尔沃、凯迪拉克等国外汽车制造商, 国内自主车企如一汽、上汽、广汽、吉利以及比亚迪等也都早已进军该领域……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哪家强?有专家表示,国外在无人驾驶方面的研究比国内要领先一 个阶段。
就在各大车企和IT公司陆续开发无人驾驶技术的时候,对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概念,长期以来并未形成统一的解释。
沃尔沃公司在去年推出的“Drive Me”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其定义为:汽车可以完成所有驾车操作,并且汽车能够在不需要司机的帮助下自行停靠。此项目更加侧重于下一代民用汽车、交通体系的构建,在解决方案上注意成本控制,以实现从司机驾驶到自动驾驶的平稳过渡。
与之相比,谷歌的无人驾驶项目则更偏向于技术探索,从民用的角度而言,谷歌的技术尚离不开汽车制造商合作伙伴。
国内研发机构对无人驾驶技术又是如何定义的呢?据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余凯介绍,百度研究院将无人驾驶研发项目分为三个模块:感知、决策和控制。百度目前主攻的,是对于环境数据的感知。
“计算机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能去感知路面,去自动学习,越变越聪明,这正是百度的优势所在。”据余凯介绍,百度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车企关心的传感器小型化、智能化、低功效而展开,“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无人驾驶技术才能真正飞进寻常百姓家。
正是带着这种对未来无人驾驶技术的冀盼,9月15日,百度与宝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致力于在中国推进高度自动化驾驶技术的研究。双方表示均有信心在为期3年的合作项目结束后,研发出可在中国复杂道路环境下行驶的、真正智能的高度自动化驾驶车型。
未来5年或将有新突破
有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功能强大、价格低廉的传感器不断出现,全球的汽车制造商正重新定义驾驶员的概念,无人驾驶汽车所需要的技术已经基本具备。
甚至有相关研究机构预测,未来五年至十年,无人驾驶汽车或将进入消费者普及开始期,行业关注度将不断提升,相关汽车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不过,并非所有人都看好无人驾驶技术在短期内的可操作性。
据了解,无人驾驶汽车的产业链除了汽车制造,还包括激光雷达、光学照相机、线路、计算机硬件、软件、地图、连接与应用等行业。因此,受时机、价位、商业模式等诸多因素影响,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路径还不明朗。
有业内人士认为,无人驾驶技术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相关研究单位主要是一些高校和软件公司。目前,无人驾驶主要通过“GPS导航 视觉导航”的方式实现,主要的研发难点在于自主性和图像识别,其中包括对速度、准确度的识别。
“国外在无人驾驶方面的研究比国内要领先一个阶段。”据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国内高校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图像识别阶段,自主性程度比较低,距离商业 应用还有比较远的距离。而在国外,高校实验室研发的自主导航系统已经可以控制摩托车在树林里穿行,实现自主停放汽车。同时,该业内人士介绍,谷歌无人驾驶 汽车一共记录的里程数据已经达到了70万英里。“无人驾驶技术走在国际前列的还当属谷歌这些科技巨头。”
“无人驾驶技术离商业化应用还有一些距离。”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即使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无人驾驶技术还要面对大众的质疑。因此,无人驾驶真正走向民用,路还很长。
“以我国为例,国内现在的车联网环境下,再加上国内民众不太规范的交通参与习惯,无人驾驶汽车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有相关人士在汽车论坛中如此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