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进口原油接收计量准确性因素探究
在石油等液体产品的贸易计量交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油罐收油量和贸易提单量有较大的差量的情况。差量产生的原因比较多,有可能是供需双方采用计量器具和计量方法的不同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自然原因、装运和卸货过程中的挥发、流漏等原因所致。作为进口接收方,要使得计量准确,计量人员不仅需要做精心计量,更需要对影响油品计量的条件和因素考虑周全,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把测量误差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这对于交易双方保持诚信合作、避免计量纠纷、实现公平交易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探究影响进口原油计量准确性的因素,从中找出关键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乃是保障公平有序交易、维护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
1 影响进口原油计量准确性的原因分析
进口原油的计量包括使用流量计的动态管输计量和对罐装原油的静态人工计量两种方式。
1.1 影响原油流量计动态计量准确性的因素
在原油贸易的交接过程中,采用流量计进行计量是动态交接的主要方式。计量装置大多是采用高精度的大口径流量计进行计量。为了计算出管输原油贸易交接的纯油数量,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有:温度、压力、现实油料密度和含水率等。根据国标GB9109.1-1988原油动态计量的规定,贸易交接所用的流量计的基本计量误差不得大于±2%。该标准还规定了原油动态计量有关计量站建设、计量设施配置、油量计量和计量检定的一般原则,这些原则适用于用流量计对商品原油进行交接计量的计量站(点)的建设和计量。在使用流量计计量的一系列的测量环节中,可以说每一环节测量所得数据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差,这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而要尽可能在有限的客观条件下减小或降低误差,这是对测量者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将流量计计量、取样、密度测量、含水率测量和温度测量的各项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才能达到控制计量综合误差的目的。鉴于油管流量计的计量方法应用很普遍,且有国家标准的要求可供遵守,在误差原因的分析与控制方法方面已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模式,这里就不多做重复阐述了。
1.2 岸罐计量中的误差因素
近些年在我国大量石油进口中,采用岸罐测量方式计量油量也是很常见的。岸罐油料计量多属于静态计量方式。由于标准计量器具精度的不一致,岸罐与油船的几何形状的不规则、交接不规范,未按操作规程操作,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等各种原因,经常会发生计量上的分歧与纠纷。误差因素主要包括有油物状态计量误差、测定时的操作误差、测量工具误差等。影响岸罐计量误差的因素和解决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罐中油质不同产生的取样误差
如果油罐中装有部分轻质原油,而新接收的是重质原油,由于两种油密度相差较大,因重力不同,密度大的重质油就会下沉,密度小的轻质油就会上浮。这样,在取样测量油罐中的油料密度时,按照国家规定,必须在油位的1/6,1/2和5/6处三处取样,并加以均等的混合再测定混合油的密度,作为计算油量的参数,就很可能把新卸载油料密度计算得小一些,从而把新装到罐中的油料的重量少算;反之,如果油罐中原有的是重质原油,而新接收的是轻质原油,按照同样的测算方法,就会使计算出的新进油量给多算一些。
解决措施:要保证新进油料重量计算上的准确性,接收新油料的岸罐的油底应该和新来油料在油质轻重上应相一致,以避免因为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混装在同一罐中给密度检测上带来的误差。如果新货和罐中的旧油底轻重类型不一致,则应该提前对油船上要卸载的油料做专门的密度取样检测。
1.2.2 船舱和岸罐的检定误差
船舱和岸罐均属于国家三等标准计量器具,二者计量精度不同。船舱标准容量的相对误差,形状规则的船舱为±0.3%,形状不规则的船舱为±0.5%。而岸罐检定的总不确定度不大于0.1%。可见,岸罐精度要高于船舱计量精度。按计量法规定,应以精度高的岸罐为准,经常发生重大短缺或船舱计量与岸罐计量有重大差异的船舶,不应用船舱计量结果出证。
解决措施:在定货合同中明确规定进口原油的交接货物时的计量方法,并规定,如果发生供货方的依据船舱计量与收货方的岸罐计量不一致的情况,达到计量误差大于±0.5%,应以收货方的计量精度较高的岸罐计量为准。
1.2.3 测量工具误差。
贸易双方计量时各自使用测定液体高度的量油尺和测定液体温度的温度计本身存在误差,或者差异是直接来自各自使用的计量器具不同所造成的。如测量液体高度(或空距)时船舱计量使用的是MMC油水界面测定仪,而岸罐计量使用的是钢卷尺;测量油温时船舱计量使用的是MMC油水界面测定仪,而岸罐计量使用的是电子温度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