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综合料场PLC控制系统

综合料场PLC控制系统

作者:时间:2013-11-09来源:网络收藏

  
2)最多可以有25条无相关设备的互相不干扰的流程,这些流程可以同时运行。
  
3)不论是原料运输作业还是加工作业,流程的启动、给料、顺停全过程,必须完全符合工艺要求,必须把整个生产线上的余料全部排放干净才能停止。
  
4)任一流程的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或设备故障,不影响正在运行的其它流程。
  
5)具有完善的流程状态演变过程的显示和报警功能,可保障运行安全,操作灵活方便[2]。
  
2.2.1皮带控制程序
  
皮带控制包括:普通皮带控制和正反转皮带控制,原理类似,下面以普通皮带控制为例简要说明。
  
设备自动启动条件具备,自动状态下按下启动按钮(或顺启条件具备),首先输出电铃信号,发出启动警报,同时开始计时,3秒后发出皮带启动指令输出至现场接触器,使其动作,启动电机,同时返回设备运行信号,会同启动输出指令一起为DO输出做自保持。当按下停止按钮后,自动启动回路断开,DO无输出,接触器断开,设备停止。
  
设备手动启动条件具备,手动状态下按下手动启动压扣,手动启动回路接通,发出皮带启动输出指令至现场接触器,接触器动作,启动电机,同时返回设备运行信号,会同启动输出指令一起为DO输出做自保持。当按下手动停止按钮后,手动启动回路断开,DO无输出,接触器断开,设备停止。
  
2.2.2设备连锁停止
  
当所选料线设备正常运行,若料线其中一个设备停止(故障或非故障停车),则所选料线此设备上游设备将联锁停止,下游设备仍保持运行。例如,若所选料线为A1→A2→A3→A4→A5→A6都处于运行装态,当A5出现故障停车时,其上游设备A1→A2→A3→A4都将停止,而下游设备A6则仍处于运行状态。由于料场控制是顺控的过程,这样可以避免因中间设备故障停机而发生堆料情况,有效地减少经济损失。
  
2.2.3设备顺起
  
设备顺起首先要确定所选料线中各设备具备自动启动条件。选择合适料线,按下顺起按钮后,设备将从所选料线从下往上逐个启动。直至所选择的料线全部启动完毕后或顺起指令发出100秒后顺起复位。若顺起失败或其他原因需要停止设备启动,则可按下顺起复位按钮将其手动复位。
  
2.2.4倒系统
  
当所选料线设备正常运行,若需要小范围更改料线而不是整个系统停车,则可执行“倒系统”操作。此时倒系统不会使整个系统停车,但是在倒系统结束后,应及时点击“倒系统”按钮使倒系统操作结束。
  
2.2.5系统急停
  
在现场时常会发生人们难以预料的情况,此时如果每个设备都要现场操作人员手动停止的话,往往可能快速性不够,很难达到一有情况就全线立即停车的目的。在软件中设置“急停”,保证对现场事故迅速作出反应,最大限量达到避免现场操作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的效果。当监控画面按下“急停”按钮时,整个料场系统所有设备都会无条件停车。

3系统功能
  
(1)按照生产需要选择上料、堆料、取料、应急取料等不同的流程,并控制流程上设备的顺序启动、同时启动、顺序停止、同时停止、紧急停止、故障停止等。
  
(2)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选择不同的含铁原料,改变或设定各种含铁原料的配比,通过自动配料控制系统实现所选原料按配比下料。
  
(3)报表打印功能。可以在每次改变配比后将原配比和新配比打印出来;可以统计各班的配料总量、各种原料的消耗量,在当班结束时打印出来;统计每月的配料总量、各种原料的月消耗量,每月末以报表的形式打印出来。
  
(4)报警功能。本控制系统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控各种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若设备的运行参数超出预先设定的上下限,则在主控室的上位机上发出报警信息,提醒操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5)故障记录功能。本系统可以记录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设备,故障时间及有关故障的简单信息,方便维护人员维护系统设备[3]。

4结束语
  
系统自调试、投入运行以来,运行状态良好。实践证明,采用GCS-1控制系统及的网络结构,很好的适应了控制设备多、采集分站较多、地域分布较广、实时性要求较高,系统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解决了各控制站与中心控制站数据交换的问题,使现场设备在中心调度室进行集中控制节省了大量的操作人员和项目投资。在整个系统中,、变频器和网络的结合使用,减少了现场电缆的敷设,提高了设备的可靠运行和自动化程度,降低了设备维护量,且在生产过程中节省人力、减少中间环节,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冲轮.在马钢原料场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气应用,2005,24(1):110~112
[2]付应红,李晓帆,项进解.软(SoftPLC)技术、产品及控制方案探讨[J].微计算机信,2000,16(5):27~29
[3]郑晨,巩建平.现代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M].(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