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业界动态 > 国内可穿戴退烧:创业团队被指透支红利

国内可穿戴退烧:创业团队被指透支红利

作者:时间:2014-03-17来源:TechWeb.com.cn收藏
编者按:智能可穿戴设备概念在2014年超级火爆,但是,国内厂商一直没有出色的代表产品,除了创新之外,电池、功耗、辐射、适用载体等技术门槛也是一大根本;对于产品质量、成本及供应链的有效控制,也是国内创业者们应该上的一课。

  团购、移动互联网之后,智能设备接棒成为最火热的互联网概念,从巨头到创业者,短短一年时间,这一新兴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人流和喧嚣。但现状是,国内没有出现一款可以媲美GoogleGlass、GalaxyGear、JawboneUP等海外势力的产品,而种种迹象表明,国内热钱与概念堆砌而来的智能穿戴设备虚火正显现退烧迹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34828.htm

  今年2月,依靠智能手表获得蓝港在线CEO王峰投资的土曼科技,遭遇了创办以来最大的一次舆论危机——一位自媒体人发文称其付款几个月后都未收到手表,邮件及微信投诉多次仍没有明确答复,一时间引发大量同样遭遇用户的吐槽,以及业界对设备靠谱性的讨论。

  上周,咕咚网宣布完成6000万B轮融资,这家公司已经相继生产了智能手环、智能心率带等新型硬件。咕咚网在官方公告中称,未来会专注于软件及数据服务,努力构建大数据平台。言下之意,这家设备起家的创业公司,已经开始准备转型了。

  热火袭来

  根据国外理论资料,可穿戴技术是主要探索和创造能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进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设备的科学技术。1960年代以来,可穿戴式设备逐渐兴起,但更多应用于自然科学、医疗等专业领域。GoogleGlass的推出,将可穿戴设备的知名度推向高峰,从此眼镜、手表、手环、甚至是衣服、鞋子,都成为可穿戴设备附体的承载。

  与此同时,苹果、三星、英特尔、索尼等巨头竞相涌入可穿戴设备领域,国内的百度、盛大、映趣、中兴、华为、联想、小米等企业,也纷纷宣布其可穿戴硬件的研发、上市计划。

  在2014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可穿戴设备可谓是无处不在,手表、眼镜、手环、头盔、戒指、项链、内衣……凭借酷炫的产品外形设计和五花八门的功能,这一新领域成功夺去了PC、手机等主流产业的风头。

  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近日发表报告预测,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3亿台,10倍于2013年。美国消费电子协会认为,由于移动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软件市场的迅猛增长,可穿戴技术将会在2014年迎来“爆发期”。

  不过,除了GoogleGlass、GalaxyGear、JawboneUP等几款已经投入市场的产品,可穿戴设备市场并没有太多可以足够刺激市场的创新。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认为,虽然很多的厂商推出了可穿戴设备,但是亮点并不多。可穿戴设备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但产业仍然处于培育期,未来五年内可能还无法成为一个大产业。

  泡沫与门槛

  相比欧美市场,中国科技界对于可穿戴设备的理解,则更加粗暴及赤裸。2013年开始,在往往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开发和准备之后,众多创业团队争相推出自家产品,且同质化严重。

  成都的一位创业者李晓亮关注智能硬件已久,2013年前后,李晓亮创办的麦开公司先后开发了智能手环和运动追踪器两款产品,但几个月之后,李晓亮放弃了手环项目。“当时我们已经准备开模,但是还是临时刹车,因为我发现同时在做手环的公司已经不下20个”。

  除了同质化竞争太激烈,手环本身的用户黏性也是一大挑战。李晓亮认为,创业团队在做可穿戴设备之前,忽略了一个问题——顺应用户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并试图改变用户。比如智能手环的运动与健康属性本身就是在挑战人的惰性,这对于一个创新领域的创新产品来说,显然任务艰巨。

  深圳优美通讯科技曾是360儿童卫士手环的ODM厂商,优美科技提供产品结构设计,360负责软件开发。这款具备安全属性的智能手环是360推出的首款可穿戴设备,但功能仅限于定位与单项监控,并不算严格意义是的智能产品。

  优美科技CEO邵国光认为,可穿戴设备可分为无脑和有脑两种,前者仅限于被动的定位等信息收集,最后将信息传送到后台服务器计算,后者则可以实现初级计算与结果反馈,相当于人脑的简单延伸。国内的大多数可穿戴设备都属于无脑的傻瓜设备,其对于用户的价值吸引和往往敌不过高额的售价。

  由于开发难度及产能问题,原计划于去年圣诞节发售的360儿童手环遭遇多次跳票,中途甚至更换ODM厂商,离正式与消费者见面,可能还要多等一段时间。

  之所以没有GoogleGlass一样让人惊艳的创新,电池、功耗、辐射、适用载体等技术门槛是一大根本。除此之外,对于产品质量、成本及供应链的有效控制,也是国内创业者们应该上的一课。土曼创始人汪伟在一封公开信中反思了此次遭遇舆论风波的根源:临时改变产品功能设计和工艺用料之后,导致成本失控,产能严重受影响;在没有建立自己的支付平台、客服体系之前,高调开启预售,一方面加重生产压力,一方面带来潮涌般的用户批评。

  “他们把创新与制造产业想象的太简单,反而又在概念和商业上想的太多”,邵国光向TechWeb表示,国内这一批跳进可穿戴设备大潮中的创业者充满浮躁心态,甚至是在提前透支外界对整个市场的红利预期,“稍微相关的股票都涨了很多轮,很多创业团队产品还没有成型就拿到大量投资和高估值,我们都看的心惊肉跳,这个市场远未成熟,泡沫很大。”

  短期绽放希望渺茫

  有评论家对于可穿戴设备的畅想是:嵌入皮肤、溶于肢体、可随时扩展、高智能化。如果从这几个标准来衡量,眼下的产品还远不及格。

  而这时候就给可穿戴设备下“替代智能手机”的注解,显然也不太合时宜。现阶段来讲,许多可穿戴设备只能算是手机的附庸产品,通讯、社交等功能以手机为基础,可穿戴设备只是起到一个拓展的作用,且拓展的领域是智能手机本身无法独立完成的功能需求。

  体育运动与医疗健康是最符合上述特点的垂直领域之二,不过以目前中国人普遍的生活习惯和态度来说,做大市场是个不小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潜心开发产品,透彻研究需求也是王道。

  “苹果做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做出来,代表这个领域真的难度很大”,360随身WiFi负责人、奇酷网总经理朱明华认为,做可穿戴设备技术与用户需求点的把控要平齐,现在大家说的泡沫其实一种是技术不到家,另一种是热钱太多。

  易观国际分析师徐昊表示,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不管是创业者还是VC,都存在借可穿戴概念炒作甚至投机的现象。市场热情有退烧迹象,2014年出现颠覆感官和市场的好产品,希望依然渺茫。

  也许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可穿戴设备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毕竟功能机到智能机的更新也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如果真的有一种智能口罩能帮助人们应付北京的雾霾问题,相信一定会有市场。



关键词: 可穿戴 iWatch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