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与数模电路的PCB设计之魅(二)
4. 突出引线存在抽头电感,要避免使用有引线的组件。高频环境下,最好使用表面安装组件。
5. 对信号过孔而言,要避免在敏感板上使用过孔加工(pth)工艺,因为该工艺会导致过孔处产生引线电感。如一个20层板上的一个过孔用于连接1至3层时,引线电感可影响4到19层。
6. 要提供丰富的接地层。要采用模压孔将这些接地层连接起来防止3维电磁场对电路板的影响。
7. 要选择非电解镀镍或浸镀金工艺,不要采用HASL法进行电镀。这种电镀表面能为高频电流提供更好的趋肤效应(图2)。此外,这种高可焊涂层所需引线较少,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8. 阻焊层可防止焊锡膏的流动。但是,由于厚度不确定性和绝缘性能的未知性,整个板表面都覆盖阻焊材料将会导致微带设计中的电磁能量的较大变化。一般采用焊坝(solderdam)来作阻焊层。
如果你不熟悉这些方法,可向曾从事过军用微波电路板设计的经验丰富的设计工程师咨询。你还可同他们讨论一下你所能承受的价格范围。例如,采用背面覆铜共面 (copper-backedcoplanar)微带设计比带状线设计更为经济,你可就此同他们进行讨论以便得到更好的建议。优秀的工程师可能不习惯考虑成本问题,但是其建议也是相当有帮助的。现在要尽量对那些不熟悉RF效应、缺乏处理RF效应经验的年轻工程师进行培养,这将会是一项长期工作。
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解决方案,如改进计算机型,使之具备RF效应处理能力。
三、PCB与外部装置互连
现在可以认为我们解决了板上以及各个分立组件互连上的所有信号管理问题。那么怎么解决从电路板到连接远端器件导线的信号输入/输出问题呢?同轴电缆技术的创新者TrompeterElectronics公司正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并已经取得一些重要进展(图3)。 另外,看一下图4中给出的电磁场。这种情况下,我们管理着微带到同轴电缆之间的转换。在同轴电缆中,地线层是环形交织的,并且间隔均匀。在微带中,接地层在有源线之下。这就引入了某些边缘效应,需在设计时了解、预测并加以考虑。当然,这种不匹配也会导致回损,必须最大程度减小这种不匹配以避免产生噪音和信号干扰。
电路板内阻抗问题的管理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设计问题。阻抗从电路板表层开始,然后通过一个焊点到接头,最后终结于同轴电缆处。由于阻抗随频率变化,频率越高,阻抗管理越难。在宽带上采用更高频率来传输信号的问题看来是设计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