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国际视野 > 业界动态 > 半导体传奇CEO:唯偏执狂得以幸存

半导体传奇CEO:唯偏执狂得以幸存

作者:bnext时间:2023-12-08来源:半导体产业纵横收藏

昔日半导体霸主英特尔近年来积极发展晶圆代工事业(IFS),意图抢攻芯片代工生意,但执行长基辛格(Pat Grlsinger)日前坦言,英特尔过去一直都是先进科技的提供者,对服务缺少经验,因此下一步他想做的是,要把服务的 DNA,和创办人葛洛夫(Andy Grove)打造的尖端科技提供者文化做结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02312/453714.htm

事实上,葛洛夫在位期间,不只带领公司市值从 43 亿美元激增至 1976 亿美元;对于英特尔企业文化的形成,也远甚于任何一位领导者。如果有所谓的「英特尔风范」(Intel way),绝大部分要归功于葛洛夫时代所奠定下的基础。

葛洛夫文化为何深植英特尔人心,或许可以从本文感受这位传奇 CEO。

英特尔传奇执行长葛洛夫,从难民到创立半导体公司

「唯偏执狂得以幸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是英特尔创办人之一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的名言,一语道尽他战战兢兢、戒慎恐惧经营英特尔的心路历程。

1956 年底,20 岁的犹太裔青年 Andris Grof,逃出了祖国匈牙利,抵达美国纽约。1960 年,他以第一名毕业自纽约市立大学(City College of New York)化学工程系,3 年后取得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C Berkely)的化工博士学位。

1968 年,青年才三十出头,便和集成电路(IC)发明人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与知名化学家高登·摩尔(Gordon Moore)共同创立公司,名为英特尔(Intel,即 Integrated Electronics 的缩写)。这个年轻人是编号第 3 号的员工,日后却成为英特尔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是安迪·葛洛夫。

从工程师学习成为领导者

化工背景出身的葛洛夫,是个不折不扣的工程师。他最初只是想追随在快捷半导体(Fairchild Semiconductor)的上司摩尔,却没料到诺伊斯和摩尔对经营事业根本毫无兴趣。而既然第一号和第二号员工都不想管事,责任自然落到了三号员工头上。

然而,葛洛夫对于企业管理一无所知,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吓死了。我简直噩梦连连。我应该是工程部门的主管,但我们人太少,所以就要我负责公司运营。」

然而,葛洛夫的噩梦,却激发了意想不到的潜力,让他成就斐然。他一路摸索、认真学习,英特尔的规模也日益扩增。最终,在 1987~1998 年担任执行长期间,公司市值从 43 亿美元激增至 1976 亿美元,涨幅高达 45 倍,葛洛夫因此被评选为过去 25 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导人」。

2006 年,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教授李察·泰德罗(Richard Tedlow)出版葛洛夫的传记,在泰德罗眼中,葛洛夫有着独特的身世背景,而放眼当今商业世界,或许再也找不出与他有着相似经历的企业执行长。

葛洛夫曾经著书详述自己在匈牙利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尽管家庭幸福,但生错时代的葛洛夫,生命中的前 20 个年头,可说都是在生死交关中幸存。

泰德罗在传记中花了相当篇幅描述葛洛夫这段生命早期的历程。他认为,深入探究葛洛夫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对于了解他在日后如何成为一名经理人非常关键。套用泰德罗的说法,葛洛夫在匈牙利的成长经验,和英特尔企业文化的形塑密切相关。

鼓励分歧,决议就全力支持

英特尔早已和葛洛夫画上等号,而葛洛夫对于英特尔企业文化的形成,也远甚于任何一位领导者。如果有所谓的「英特尔风范」(Intel way),则绝大部分要归功于葛洛夫时代所奠定下的基础。

在《10 倍速时代》(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一书中,葛洛夫将希腊神话故事里的女预言家卡珊德拉(Cassandra),比喻为公司内部能够迅速看出逼近的变化、并及早发出警讯的人。对于这类传达噩耗的人,葛洛夫认为身为领导者无论如何都不该加以扼杀或压抑。因为一旦员工因为说真话而受罚,就会心生恐惧,被迫噤声,从而阻断了重要的讨论。

卡珊德拉是葛洛夫预防自己疏忽或犯错的重要机制,以确保他不会「赢了自己应该要输的争辩」。而为了保护卡珊德拉,英特尔内部早已建立起「建设性冲突」(constructive confrontation)的文化:知识就是力量,重要的是你知道什么、能够贡献什么,而非你在组织里的头衔或位阶是什么;争论时「对事不对人」,锁定的焦点是议题,而非发出疑义或提出主张的人;而尽管起初意见分歧,但一旦做出最后决议,便要全力支持。葛洛夫也让员工知道,向他提出自己心中的疑虑,甚至是质疑他的知识或能力,都不会招致任何负面影响。

每当论及葛洛夫的成就,最常提及的关键因素就是他对局势的精准研判与敏锐观点。泰德罗指出,葛洛夫具有一种冷静看待问题的神奇力量,一旦遭遇困境,葛洛夫总能抽离自身,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不带感情地客观审视,最终做出睿智的决策。葛洛夫对于「领导力」或「领袖魅力」其实是抱持怀疑态度的,他拒斥领导人天纵英明的说法,曾说:「我们没人知道自己正朝哪个方向。我就不知道。」葛洛夫只是知道,身为领导人,就算目标模糊,不知自己要前往何方,也要负起专业的责任,鼓舞员工持续向前,在关键时刻果断抉择。

客观理性,资讯是决策基础

领导人不是神,不一定能够立刻指出正确的道路,因此他必须倾听不同的声音,搜集各种资讯,以广角、俯视和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局势,「先任由浑沌主宰,再设法掌控浑沌」 (let chaos rein, then rein in chaos)。

当然,睿智如葛洛夫,在管理生涯中也犯过众所周知的错误,其中尤以奔腾芯片(Pentium)浮点运算瑕疵事件最为著名。

在葛洛夫的运筹下,英特尔在 1990 年初期进行一系列「内建英特尔」(Intel Inside)的造势,成功将英特尔打造为家喻户晓的品牌,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然而,他忘了英特尔自此已经不是工业产品制造商,而是消费性产品的制造商。因此,当奔腾芯片在 1994 年出现瑕疵而引起轩然大波时,他的工程师性格蒙蔽了他的判断力。他坚称芯片是有瑕疵,但问题并不严重,「那是每 90 亿次运算才会出现一次四舍五入的误差机率」。

葛洛夫是产品导向的人,忽略了品牌是由企业和顾客共创的(co-created)。这一次,他没办法站在顾客的立场来看待这个世界。消费者才不管瑕疵的发生机率,他们要的是没有瑕疵的产品。最终,葛洛夫在庞大舆论压力下,被迫违反他的心意,承认这是一个问题,英特尔因此蒙受严重损失,并允诺消费者退换奔腾芯片。

勤勉严谨,全力自我批判

泰德罗认为,葛洛夫过人的管理技能,全凭他个人的自修得来。在扛起英特尔的营运任务之初,葛洛夫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弄来一个邮政信箱,收取管理相关的讯息,一切从根本学起。而且从开始负责管理工作以来,他更是长期保持着撰写管理日志的习惯。

「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在葛洛夫的自学过程里扮演着重要角色。书写,养成了他的思考纪律;而日志,就是他的教室。他写下了自己从工程师变成经理人后的职务内容,也记录了从管理产品到管理人的心路历程。

葛洛夫行事严谨,有时甚至近乎严苛,使得英特尔的气氛宛如一只「压力锅」,称不上是令人愉快的工作场合。然而,曾经有记者问过摩尔,如果英特尔少了葛洛夫会变成什么样。摩尔的回答是,「那个地方会快乐多了,但整个规模也会小很多。」

泰德罗从葛洛夫的笔记本中发现,如果说葛洛夫对旁人很严厉,那么他对自己只有更严厉,从不吝于自我评判。诚如他在《葛洛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一书中所言,「经理人一天到晚在做的事,就是成为别人学习的对象。」葛洛夫认为,领导的定义有千百种,因此言教不如身教,「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还要做得让别人看得到。」

当年 32 岁的葛洛夫,在毫无企管背景的情况下,踏上了由工程师蜕变为经理人的漫长旅程。他靠着自修,架构起他的管理观点,并且卓有创见。

他最终让混乱的商业世界,根据英特尔创造的市场法则来运行,使这个工程师王国,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中的重要地标,并且影响了一整个世代的工作方式。这个思考型的领导人,以他想像不到的方式,改变了这个世界的运作。



关键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