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量产冲击垄断格局 进入国际市场还需时间
5月28日,C919首个商业航班东航MU9191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经历1小时59分钟飞行,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标志着该机型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阶段。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02305/447178.htm「大飞机」是国之重器,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工业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C919的产业战略意义突出,将为中国航空制造业带来新机遇。
无比重要的里程碑
C919大型客机于2007年立项,2017年首飞,2022年9月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后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C919是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通道大型干线客机,对标空客A320系列和波音B737系列机型。
C919的机体结构主要由国内相关企业提供,零部件供应采取全球招标的形式,而发动机则是由美国通用与法国赛峰集团合资的CFM国际公司提供 —— 国产化率从立项之初的10%目标,提升到了60%的国际领先水平。
有人说,“C919的国产替代率还不算高,而且航电系统、发电动机这样的关键部件还是需要依赖国外,所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实际上,一架大型飞机涉及的零部件多达上百万个,需要极其庞杂的全球供应链作为支持。根本没有任何一家飞机企业,能单纯依靠企业自身或者本国的力量造得出来,即使是波音和空客的国产率也只有50%到70%,它们的很多重要部件同样也是必须依赖来自全球的供应商提供。
大型客机制造企业普遍采取“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零部件供应主要采取全球招标的形式,由国内外供应商协同制造。大飞机制造价值链中,机体制造、机载设备、发动机价值量分别约为30%-35%、25%-30%和20%-25%,由于我国大飞机产业前期发展相对落后,自主配套体系不完整,供应链整体存在巨大的国产化空间。
自主可控、国产化替代是未来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主旋律。依托国内巨大的刚性需求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潜力,预计C919大飞机的国内配套企业将受益于后续国产替代的推进,特别是为后续型号做好技术储备。
40多年以来,全球的干线大飞机几乎由波音和空客两家巨头所垄断,即使它们过去经常发生过不少技术性的空难问题,但依然没有人能撼动它们的市场地位。其他国家顶多只在支线飞机上竞争,更不可能享受到国际干线大飞机市场的巨大蛋糕。
根据波音和空客的预计,未来20年全球将有40000架客机的需求,直接价值高达6万亿美元,而其背后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所创造的价值,庞大得更加难以想象。即使不是为了战略安全着想,单单是冲着这块市场蛋糕,都让但凡有能力的其他国家心动。
根据中国商飞的统计,2021年,全球共有20563架客机,其中中国机队3695架,占比18.0%;到2040年,中国客机队规模将达到9957架,占全球比例22%,成为全球最大单一航空市场。这对应的直接价值规模也将远超万亿美元,C919正是打破西方这40多年垄断格局、争夺未来市场蛋糕的利器。
上海市科委2023年1月发布的《2022上海科技进步报告》称,截至2022年底,C919大型客机累计获得32家客户1035架订单。2023年1月12日,中国商飞副总经理张玉金透露,目前C919订单数量已接近1200架,预计未来5年内年产能规划将达到150架。
此外,C919如果最终开始量产交付以及未来供应链服务,必然也会带来非常庞大的增量市场和就业。这个好处要远远超过苹果公司对中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甚至可以比肩新能源车产业的价值。
据悉,波音公司在全球直接创造了超过16万工作岗位,其中约有12万个在美国,全球供应商超过1.2万家,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每年为其提供超过600亿美元的产品和服务。
进入国际市场还需时间
成功首飞并投入商业运营后,C919的下一个目标是进入国际市场,打破波音和空客的垄断。但目前,C919还未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适航证,暂时无法进入国际市场。虽然C919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研发并使用行业主流供应商提供的发动机等关键部件,但FAA和EASA仍未认证。
适航证是指适用于飞机、发动机和螺旋桨等航空器件的证书,用于证明特定的航空器件符合相关的适航标准或规定,是标准化的、合格的航空器。航空器在出厂后需要经过一系列飞行试验,以证明其在设计标准和性能规格中满足所有要求。只有获得适航证之后,航空器才能上市销售和进行商业运营。适航证在国际和国内航空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航空器和航空部件上市销售和进行商业运营的前提条件,也是保障航空行业生命安全、物资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法律依据。
尽管如此,C919已经获得多个国家的认证。报道称,至少27国与中国签署了双边适航协议,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新西兰。这意味着双方将相互承认对方航空产品设计、生产、出口许可和变更许可。也就是说在,这些国家认可下,C919可以在国内航线商业运行,但无法飞国际航线。
分析来看,C919首飞并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中国大型客机已进入稳定发展轨道,这为其进军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但要真正获得国际市场认可和份额,FAA和EASA认证依然至关重要。
从尺寸、载客量等指标来看,C919对标的是美国的波音737以及欧洲的空客A320。虽然飞行经验方面存在劣势,但C919在价格上却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如果安全性能得到验证,毫无疑问C919会成为波音及空客的有力竞争对手,有望从波音和空客的蛋糕中分出一块享用。
波音或空客的现有市场份额可能受到冲击,这或许是FAA和EASA拒绝向C919颁发适航证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在C919商业飞行里程越来越多、安全性得到不断验证的情况下,FAA和EASA向其颁发适航证是早晚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C919首飞成功也表明中国航空工业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有利于中国其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C919的成功无疑将推动中国制造2025和产业升级,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