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市场分析 > 深挖 GaN 潜力,中国企业别掉队

深挖 GaN 潜力,中国企业别掉队

作者:时间:2023-04-28来源:半导体产业纵横收藏

(GaN)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达到 3.4eV,是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02304/446123.htm

除了更宽的禁带宽度,还具备更高的击穿电场、更高的热导率、更高的电子饱和速率,以及更优的抗辐照能力,这些特性对于电力电子、射频和光电子应用有独特优势。

GaN 产业上游主要包括衬底与外延片的制备,下游是 GaN 芯片元器件的设计和制造。衬底的选择对于器件性能至关重要,衬底也占据了大部分成本,因而衬底制备是降低 GaN 器件成本的突破口。

衬底

GaN 单晶衬底以 2-4 英寸为主,4 英寸已实现商用,6 英寸样本正开发。GaN 单晶衬底的主要制备方法有氢化物气相外延法(HVPE)、氨热法和助熔剂法。

HVPE 方法生长速率快,易得到大尺寸晶体,是目前商业上提供 GaN 单晶衬底的主要方法,其缺点是成本高、晶体位错密度高、曲率半径小,且会造成环境污染。

氨热法生长技术结晶质量高,可以在多个籽晶上生长,易规模化生产,可以显著降低成本,缺点是生长压力较高,生长速率低。

助熔剂法生长条件相对温和,对生长装备要求低,可以生长出大尺寸的 GaN 单晶,缺点是易于自发成核形成多晶,难以生长出较厚的 GaN 晶体。

利用各种生长方法优势互补解决单一生长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解决 GaN 单晶晶体质量、成本和规模量产的有效途径。2021 年,三菱化学宣布采用低压酸性氨热法(LPAAT)开发出 4 英寸 GaN 单晶衬底,且晶体缺陷仅为普通 GaN 衬底的 1/00-1/1000。三菱化学于 2022 年推出 4 英寸 GaN 单晶衬底。

开发生长尺寸更大、良率更高的 GaN 晶体制备方法将是 GaN 器件降本增效的关键,是能否在诸多下游应用领域渗透放量的关键。

目前,GaN 材料主要有两种衬底技术,分别是 (硅基)和 C(碳化硅基氮化镓)。另外,还有 GaN-on-sapphire 和 GaN-on-GaN,不过这两种衬底的应用市场很有限。

C 射频器件可应用于 5G 宏基站、卫星通信、微波雷达、航空航天等军事/民用领域;GaN-on-Si 可制成功率器件,可在大功率快充充电器、新能源车、数据中心等领域实现快速渗透;GaN-on-sapphire 和 GaN-on-GaN 可制成光电器件,GaN 光电器件在 MiniLED、MicroLED、传统 LED 照明领域应用优势突出。

在性能方面,GaN-on-SiC 相对更好,但价格明显高于 GaN-on-Si。GaN-on-SiC 结合了 SiC 优异的导热性,以及 GaN 的高功率密度、低损耗能力,与 Si 相比,SiC 是一种非常「耗散」的衬底,此基板上的器件可以在高电压和高漏极电流下运行,结温将随射频功率而缓慢升高,因此,其射频性能更好,是射频应用的理想材料。在相同的耗散条件下,SiC 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更好。另外,SiC 具有高电阻特性:这非常有利于毫米波传输,这在设计带有大型匹配电路的高频 MMIC 时很有价值。但是,SiC 衬底仍然限制在 4 英寸与 6 英寸晶圆,8 英寸的还没有推广。

GaN-on-SiC 和 GaN-on-Si 应用的发展趋势(来源:YOLE)

目前,业界多数商用 RF GaN 器件采用 GaN-on-SiC 衬底。

SiC 独特的电子和热性能使其非常适合高功率和高频半导体器件, 其性能远超过 Si 或 GaAs。GaN-on-SiC 技术的关键优势包括降低开关损耗、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好的散热和更高的带宽容量。在系统层面,可以实现高度紧凑的解决方案,大大提高功率效率,降低成本。

与 GaN-on-SiC 相比,GaN-on-Si 最大的优势就是衬底成本低,此外,GaN-on-Si 生长速度较快,也较容易扩展到 8 英寸晶圆。虽然 GaN-on-Si 性能略逊于 GaN-on-SiC,但目前工艺水平制造的器件已能达到 LDMOS 原始功率密度的 5-8 倍,在高于 2GHz 的频率工作时,成本与同等性能的 LDMOS 相差不大。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 GaN-on-Si 是硅基技术,与 CMOS 工艺兼容性好,使 GaN 器件与 CMOS 工艺器件能很好地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可以利用现有硅晶圆代工厂已有的规模生产优势,实现产品的规模量产和快速上市。这使得 GaN-on-Si 成为市场的潜力股,未来有望大量导入 5G 基站用射频 PA。

从应用发展角度来看,5G 通信对射频元器件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过程中,需要大批量、低成本的 GaN 射频芯片,而这也给 GaN-on-Si 提供了发展契机。

目前来看,GaN-on-Si 商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基于该材料制造的射频 PA 凭借高带宽和小尺寸吸引了智能手机 OEM。随着关键厂商的技术进步,一些低于 6GHz 的 5G 手机很可能很快采用。

随着晶圆代工厂的进入,以及与新兴 GaN-on-Si 功率电子器件产业的协同效应正在加速其 RF 应用发展。有统计显示,在手持设备、国防和 5G 电信基础设施的推动下,预计到 2026 年,GaN-on-Si 器件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86%。

外延片

由于 GaN 的熔点很高,且饱和蒸汽压较高,在自然界无法以单晶形式存在,必须采用外延法进行制备。MOCVD(金属有机物气相沉积法),MBE(分子束外延法),HVPE(氢化物气相外延法)等是比较传统的 GaN 外延片制备方法。

MOCVD 工艺以三甲基镓作为镓源,氨气(NH3)作为氮源,以蓝宝石 (Al2O3) 作为衬底,并用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作为载气,将反应物载入反应腔内,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发生反应,在衬底表面上吸附、成核、生长,最终形成一层 GaN 单晶薄膜。采用 MOCVD 法制备外延片的产量大,生长周期短,适合用于大批量生产。

MBE 法制备 GaN 与 MOCVD 法类似,主要区别在于镓源的不同。MBE 法的镓源通常采用 Ga 的分子束,用该方法可以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实现 GaN 的生长,一般为 700 ℃左右。但外延层较厚的膜反应时间较长,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欠佳,因此,该方法尚不能用于大规模生产。

HVPE 法与上述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镓源,通常以氯化物 GaCl3 为镓源,NH3 为氮源,在衬底上以 1000 ℃左右的温度生长出 GaN 晶体。此方法生成的 GaN 晶体质量较好,高温下生长速度快,但高温反应对设备、成本与技术要求都比较高。

产业格局

从 GaN 产业链各环节来看,欧美日企业发展较早,技术积累、专利申请数量、规模制造能力等方面均处于绝对优势。中国在自主替代大趋势下,目前在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所涉足,在政策支持下已在技术与生产方面取得一定进步。

全球范围内,无论是上游的衬底和外延片,还是中下游的芯片设计、制造,GaN 产业链大都被美日欧的龙头企业把持着,如日本住友、罗姆,美国的 Wolfspeed(Cree 改名后的)、II-VI,德国英飞凌,韩国 LG、三星等。

GaN-on-SiC 衬底方面,Wolfspeed 等传统大厂都倾向于采用该方案,GaN-on-Si 方面,目前来看,MACOM,Ommic 等国际厂商在重点研发基站用 GaN-on-Si 射频和功率芯片(包括 Sub-6GHz 和毫米波两大频段)。特别是 MACOM,该公司是 GaN-on-Si 工艺的主要倡导者。

在射频应用方面,Wolfspeed 拥有最强的实力,在射频应用的 GaN HEMT 专利竞争中,尤其在 GaN-on-SiC 技术方面,该公司处于领先地位。英特尔和 MACOM 是最活跃的射频 GaN 专利申请者,主要聚焦在 GaN-on-Si 技术领域。

意法半导体和 MACOM 联合研制出了 RF GaN-on-Si 原型芯片。据悉,意法半导体制造的 RF GaN-on-Si 原型晶圆和相关器件已达到成本和性能目标,完全能够与市场上现有的 LDMOS 和 GaN-on-SiC 技术展开有效竞争。现在,这些原型已经进入认证测试和量产阶段。该公司正在和 MACOM 研究如何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快 RF GaN-on-Si 产品上市。

今年 3 月,英飞凌以 8.3 亿美元(57 亿人民币)收购了 GaN Systems 公司,并斥资 20 亿欧元扩充其位于马来西亚居林和奥地利菲拉赫晶圆厂的 GaN 芯片产能。英飞凌功率和传感器系统总裁怀特表示,英飞凌特别看好 GaN,该公司预测,到 2027 年,GaN 芯片市场将以每年 56% 的速度增长。

在中国大陆地区,GaN 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本土 IDM 代表企业有三安光电、英诺赛科、士兰微电子、苏州能讯、江苏能华、大连芯冠科技等,Fabless 企业主要有华为海思、安谱隆等,同时,海威华芯和三安集成可提供 GaN 芯片晶圆代工服务。

在衬底材料方面,天岳先进、三安光电、天科合达、英诺赛科等中国本土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合计市占率比较低,在 10% 左右,三安光电,英诺赛科等厂商在重点研发基站用 GaN-on-Si 射频和功率芯片(包括 Sub-6GHz 和毫米波两大频段)。外延片方面,代表企业包括苏州晶湛、聚能晶源和聚灿光电。GaN 射频 HEMT 相关专利方面,中国的海威华芯、三安集成和华进创威等开始涉足,争取在国际大厂把持的 GaN 专利领域分得一杯羹。



关键词: GaN-on-Si 氮化镓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