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 FutureScape:2023年中国银行业十大预测
——2022年的地缘政治冲突和经济挑战导致全球银行业重新思考其在技术支出方面的投资重点。金融机构现阶段专注于提高管理市场风险的效率,并重新思考如何使用分析技术做出更好的商业决策。银行越来越多地使用包括云在内的数字架构来推动自动化和改善业务成果。向数字业务的演进实现了更大的弹性,加快了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并最终支持更为广泛的生态系统建设,以打开新的市场空间。未来五年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因为那些未能实现数字化业务转型的银行将落后于目前正在进行技术投资的同行。只有加强其数字基础设施以构建可扩展性和弹性,并无缝集成到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中的银行,将在这个新的数字时代蓬勃发展,并更好地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02302/443085.htm预测一
数字核心-Digital Core Banking
到2025年,60%的中国境内银行将基于当前应用程序的使用现状制定并实施云原生数字核心战略,但是否对传统架构系统做出完全替代将视其具体业务需求做出选择。
有关于银行核心系统升级换代策略选择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全球范围内的实践显示,银行业正在以更为务实的态度向前推进这一系统工程项目。基于传统(legacy)架构所开发的应用在可以经受住规模化负载并且能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将继续运行。与此同时,对于支持新型客户互动、向银行开放基于行业生态的创新业务,或在贷款、存款和财富管理中推出新型数字化产品的基于云原生的数字核心也在推进中。
IDC认为,这一多核心并行的模式将在未来几年持续,以避免避免成本高昂且具有较高风险的核心系统现代化工程。但是未来银行核心的终极状态将是基于云原生的数字核心。
预测二
行业生态-Industry Ecosystem
到2026年,20%的处于头部的全球性银行将通过多行业生态系统共享数据、应用和运营的方式提升其业务韧性及规模化效益。
金融服务机构(尤其是银行)将被要求参与行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服务,这些行业生态专注于向消费者、小微企业和大公司提供增值服务。在行业生态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主导企业的技术能力的弹性和可伸缩性的要求使得头部银行很自然地在这个过程中以提供金融产品及服务为目的成为行业生态建设的主导方,即开放银行/嵌入式金融服务。
为了支持这些行业生态的健康有序发展,银行将围绕数据、流程和运营的共享制定相关战略、政策和安全措施。银行主导的行业生态以建设一个开放、自驱、动态的“生态系统即服务”为目标。
行核心的终极状态将是基于云原生的数字核心。
预测三
新型客户体验标准-New CX Metric
到 2024 年,由于技术人员持续短缺,中国75%的地方政府将重新调整财政预算和组织分工,增加对云和管理服务的支出。
到2027年,30%的银行将放弃客户满意度得分(CSAT)作为客户体验的衡量标准,而采用客户努力值(CES),即客户为取得满意的数字化客户旅程所付出努力的相关性作为关键指标。
金融机构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在使用基于终端客户和自我报告调查的方式来衡量客户对银行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但是CSAT指标去衡量客户体验是滞后的,并且与他们在回答调查时对于事件的回忆还原程度强相关。为了避免这一事后反馈模式所带来的不准确性,金融机构在客户旅程的每个阶段或每个交互点测量客户努力的水平,以提高数字转换率。这些见解提供了切实的行动,以实时迭代地调整客户旅程,从而对客户体验的改善和优化产生了直接影响,即通过CES(Customer Effort Score)提供更快的搜索结果或减少页面加载时间。
预测四
网络威胁倍增-Rising Cyber Threats
勒索软件和其他网络安全攻击仍将是一个严重的威胁,2022年到2024年将增加40%,主要原因在于日益活跃的网络钓鱼攻击和薄弱的密码构成。
网络安全应与所有其他类型的风险缓解策略共同成为金融机构企业风险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跨职能的员工团队讨论并创建了一个内生网络安全风险列表,这些风险的可能触发因素,以及这些风险出现时的缓解策略。
预测五
AI抵御身份欺诈-AI Reduces Identity Fraud
由于更为复杂的(AI/ML)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尤其通过利用开放银行生态所搜集的多源可用数据建模的有效性将使得企图进行身份欺诈的发案率至2026年底降低12%。
在银行业务更加生态化、开放化的趋势下,各种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合作伙伴均会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开放银行生态中,包括数据提供商和第三方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出现漏洞和风险点,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欺诈者创造了机会。金融技术供应商将最终开始通过更复杂的算法来检测和识别身份欺诈,这些工具提供了帐户活动的视图,检测异常行为,并对未来的活动模式进行预测从而夺回一些针对身份欺诈者的阵地。生物识别身份解决方案值得关注。
预测六
支付即服务- Payment As Service
在不断增加的技术复杂性和支付轨道数量增长的推动下,到2028年,20%的银行将采用支付即服务(PaaS)来处理部分或全部支付处理工作负载。
随着新支付网络的推出、新技术的采用、新商业模式的发展以及客户期望的变化,支付即服务(PaaS)正在成为替代in-house资源的可能。PaaS提供商承担了集成新支付轨道、管理消息格式、遵守网络规则和开发面向客户的应用程序所需的大量工作。由于越来越多地使用以API为中心的平台和基于云的系统,银行正在将PaaS作为整体技术战略的一部分。虽然传统系统不会消失,但PaaS将成为全球支付基础设施中更重要的一部分。
预测七
先买后付-BNPL
在移动BNPL应用和移动钱包的推动下,到2027年,BNPL和类似的分期付款方式将占据5%的在线购买交易总额。
移动应用一直是BNPL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但这种方式同时也受到多方因素制约,如消费者违约率,监管机构正在对这些产品进行严格审查,以及宏观经济下行所带来的利率上升等因素。尽管面临这些挑战,消费者还是选择了BNPL,这一概念似乎仍有可能成为传统信贷和贷款计划的强大且不断增长的替代方案。
预测八
企业级流动性管理-Enterprise Liquidity Management
到2026年,20%的企业将实施企业级流动性管理(ELM ),这要求银行提供基于API的实时数据服务和交易服务,以实现司库管理的集中化处理。
现金和流动性管理是每位CFO和司库主管的首要任务,这一重要性随着最近通胀压力的升温日益凸显。实时支付、API和更加紧密互联的资金生态正在成为企业级司库有效管理现金和流动性的重要推手。先行者企业将因有效的流动性管理成为一项竞争优势。对公银行(或银行的对公业务部)是ELM的一个基本支柱,因为它建立在近乎实时的数据自由流动、高效和无缝的执行以及获得有吸引力的营运资本解决方案的基础上。
预测九
NFT 资产类别-NFT as Asset
到2027年中,面向全球发行的20%的新证券产品将以NFT(或区块链代币) 作为公私募股票、债券及衍生品发行的技术渠道。
近年来,为了应对处于ESG考虑对POW使用的能源的争议,一些较新的区块链已经转向基于大多数(51%)持有者同意的POS安全协议。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可”区块链,它将安全性转移到实际区块链协议之外的第二层。POW、POS和Permissioned的三种方式为金融服务行业提供了将金融证券设计为NFT的广泛选择。随着技术的发展,NFTs可以提供一种极其安全、可跟踪、灵活、经济和高效的技术,作为从私募股权和债务到公开交易的股权和债务以及期货和期权等衍生品的基础。
预测十
绿色信贷-Green Lending
到2025年,处于全球性头部位置的银行其25%的贷款组合将明确与可持续性关联。
银行在支持向低碳足迹未来转型方面作用巨大,以引导更为环保导向的资本流向,这样不仅支持以ESG目标的大型项目提供资金,同时也帮助借款人向低碳企业转型。
银行在信贷领域具有最显著和直接的影响,在可持续贷款原则这一点上全球范围内的银行业正在取得共识。已经有不少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评估中引入了可持续原则的指标及数据积累。这不仅包括考虑客户中与气候相关的风险,还包括影响这些借款人生存能力的转型风险和滞留资产处置等问题。
IDC FutureScapes 对技术、市场及生态系统的分析解读能帮助企业技术高管更好地了解未来趋势以及IT组织对企业的影响。该报告还着手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为技术高管指点迷津,并提出可依循、可执行的建议。IDC每年都会有一系列将在未来若干年影响企业走向的关键性外部驱动因素。FutureScape根据这些驱动因素提出十项预测、分析IT企业受到的影响,并针对未来五年给出相关建议。
请持续关注IDC 2023年全球金融行业未来十大预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