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健康设备需要跨越的并非只有技术鸿沟
随着TWS耳机的走红,可穿戴设备似乎焕发了第二春,当然可穿戴设备并不仅仅是TWS耳机,曾经走红沉寂但最近可能借助5G抬头的AR/VR也应该算是可穿戴设备一个很重要的分支。但真正对可穿戴设备的定义里,那些能获取人体各种数据的可穿戴设备才是最核心范畴,而随着全球疫情之后的消费电子需求变化,具有初步诊断和健康监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将会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02205/434048.htm
对于个人健康数据获取的可穿戴设备,并不是简单能监测体温和心跳等基本数据的智能手表或手环那么简单,这些说到底还是消费电子的范畴,对真正的健康监测和早期诊断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从新冠带来的一大变化就是,人们需要更好地对自己的健康进行日常自我监测,并能够有机会提供给医生作为身体健康评估的一个重要大数据基础,这其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并不是简单技术就可以解决的,可能还涉及了部分专业的医学知识,特别是精准诊断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从技术角度,个人健康监测的技术挑战要比传统的医疗器材更大,一方面医疗器材的体积和功能单元不存在太多的限制,而个人可穿戴的健康监测设备对体积的限制要求非常严格,可能传统的一个功能比如心电图,可穿戴设备要用1-2颗传感器来测量一两个体表位置,来获取跟传统八点微大尺寸心电图设备相似的精准度。而对血氧饱和度这样的指标,传统诊疗可以直接验血获取,但可穿戴设备可能需要透过皮肤监测毛细血管的部分数据。虽然我们不可能要求可穿戴设备提供医疗诊断设备同样的精度,但如果这些数据用于个人健康监测和早期诊断预警,起码要做到八九不离十,这是目前所有提供心率等监测的所谓智能手边手环很难提供的精确服务。相比于这些切实需要的数据,现有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似乎更适合消费者自娱自乐。另一方面,很多使用者在做传统医疗监测时采用的是基本安静和个体静止的状态,而可穿戴设备面临的可能是行走甚至是其他行动模式下的数据获取,这对数据的精准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还需要考虑的干扰问题包括环境温度,是否下雨或流汗状态,以及是否有其他的设备干扰等。
从另一个技术角度,可穿戴设备获取的数据如何得到专业医疗机构的认可,并且可以用于部分疾病的日常监测和病情预警,这就超越了传统消费电子的范畴。全球的电子设备有着比较明显的应用分类差异,医疗电子所需要的认证体系对比消费电子要严格得多,但医疗电子高昂的售价中一部分也正是来自于这种体系构建所需要的成本。因此让消费端的可穿戴设备能够具有可被专业医学认可的采集数据,必须进行专业医疗机构和消费电子企业的联合开发,才有可能在确保数据准确性被医疗机构认可的前提下,以较低的成本提供恰当的可穿戴数据采集服务。这种合作并不是简单的功能开发,很关键的一点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实验和临床验证,这对可穿戴设备的普及而言,是个非常关键的破局点。
除了上面两个技术层面的原因之外,应用体系的构建也需要跨越不同领域的合作。整个物联网的体系,从云计算到终端数据采集部分的技术是没问题的,但采集的大数据如何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及如何对大数据进行诊断参考并给出建议,这才是跨领域合作的核心部分,可以说,如果能破解采集数据的分析和初步诊断,那么可穿戴的健康监测设备将会成为上亿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贴身设备,并且能够为医疗机构带来更高的诊疗效率和更早期的诊断介入。特别的一点,这种提前的诊疗服务,也许将成为未来十年前景最光明的会员付费服务体系,你觉得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