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汽车电子 > 新品快递 > 泰斗微电子 :卫星定位导航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TD1030-Q3003AB 通过AEC-Q100 Grade 2认证

泰斗微电子 :卫星定位导航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TD1030-Q3003AB 通过AEC-Q100 Grade 2认证

—— 国产卫星定位导航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首获高等级车规认证, 将推动汽车前装及各种智能化应用发展
作者:时间:2018-11-26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领先的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及芯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科技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公司的卫星定位导航射频基带TD1030-Q3003AB于日前在宜特上海中立第三方实验室及供应链厂商协助下,通过了AEC-Q100 Grade2认证,不仅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该认证的卫星定位导航射频基带厂商,而且TD1030-Q3003AB也获得了同类芯片最高等级的车规认证,其-40℃~+105℃的工作温度范围可支持汽车厂商、Tier-1供货商及智能化应用方案商开发可靠性更高的车载导航系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01811/394839.htm

1543199456263452.jpg

  作为集成电路厂家进入汽车领域的通行证之一,AEC-Q100认证由美国汽车电子协会AEC(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uncil)所制定和推动,包括针对车载应用集成电路产品所设计出完整的41项可靠性应力测试标准。针对每颗芯片进行严格的质量与可靠性确认,特别对芯片产品在高温与低温下性能进行标准规范测试。与工业或商业用芯片相比,汽车应用非常强调芯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汽车级芯片测试要求要严格很多,包括高加速应力测试、静电测试、故障仿真测试、高温与低温工作寿命和早期失效率测试等等。

  TD1030-Q3003AB芯片是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一款高性能多模卫星定位导航射频基带,芯片上集成了射频前端、数字基带处理、电源管理器、32位的RISC CPU以及各种外设通信功能。支持多种卫星导航系统,包括BDS/GPS/GLONASS/QZSS以及卫星增强系统SBAS。采用40nm工艺,尺寸仅为5mm x 5mm。定位精度为3米,速度精度达0.1m/s;同时,通过进一步做方案级设计可实现亚米级精度。

1543199485948091.jpg

卫星定位导航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TD1030-Q3003AB

  与纯数字芯片相比,由于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的整体架构复杂,以及其中的混合信号及射频单元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因此此类芯片极难通过AEC-Q100等级严苛的可靠性测试。而此次以一体化芯片参测并通过比入门级车规认证严格许多的AEC-Q100 Grade 2 认证,标志着国内射频及混合信号芯片的设计与制造又迈向了新的里程碑。

  AEC-Q100根据环境工作温度范围给汽车器件规范了四个不同温度等级。例如,Grade 2级是车载导航应用比较严苛的标准,规定器件在-40℃至+105℃的环境温度下必须能够持续可靠工作。这些严格的认证测试,可确保芯片在极恶劣的汽车环境中仍然拥有高可靠性与长时间的使用寿命。TD1030-Q3003AB获得AEC-Q100 Grade 2认证是国产卫星定位导航芯片迈向各种可靠性至关重要的专业应用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宜特中国总经理崔革文表示,随着车联网与智能化(ADAS)汽车的创新应用推动,将迫使汽车从过去传统的机械产业,逐渐转变成机电产业,更将使整台车的制造成本出现巨大转变。当越来越多的芯片被应用在汽车上,如何精准、有效的进行车用芯片的可靠度验证,以及如何执行供应链质量验证与管理,对整车制造厂来说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崔革文进一步指出,中国大陆拥有全球最多的车厂,同时拥有高自主性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未来在智能车辆发展上,利用5G+AI+HPC(云端高效能运算)技术,结合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拥有绝佳条件将ADAS发挥到极致。面对如此庞大车用电子商机,海峡两岸业者如何以先进市场优势,以掌握商机将引发高度关注。

  泰斗微电子副总经理许祥滨博士表示,随着汽车行业迈向智能化、自动驾驶、数字化与电气化趋势下,汽车厂商要求提供高可靠、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的定位导航解决方案。泰斗微电子TD1030-Q3003AB通过了AEC-Q100 Grade2认证,可使汽车设计工程师能够降低整车的安全风险,并且从这种更加安全和可靠的定位导航技术中获得更多好处。

  同时,作为国内首款通过AEC-Q100认证的卫星定位导航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它标志着国产汽车芯片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获得国际汽车行业认可,给国内汽车前装市场长期被国际IC厂商垄断的局面带来一些突破。未来,泰斗微电子将继续研发设计出更多符合车规的芯片产品,促进北斗定位导航芯片在汽车前装及智能化技术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