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设计应用 > 一文让你全面了解纯电汽车充电模式

一文让你全面了解纯电汽车充电模式

作者:时间:2018-08-02来源:网络收藏

本期,我们将介绍纯电动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区别,并将它的充电方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给大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01808/385042.htm

一、

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池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

纯电动汽车主要是采用蓄电池取代传统汽车的发动机,通过反应将电池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在经过电动机和控制器,把电能转化为驱动轮的动能。

二、纯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区别

纯电动汽车除了在清洁减排方面胜过传统燃油汽车外,在其他方面也与传统燃油汽车有着很大不同。下面我们罗列出几点以供大家参考:

三、纯电动车的充电方式

电动汽车充电是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充电快慢影响着电动车使用者出行的规律。根据电动车动力电池组的技术特性和使用性质,可存在着不同充电模式。同样是充电,究竟这些不同的充电模式除了充电时间外的差异,还有没有别的区别呢?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探究一番。

1、常规充电(慢充)

常规充电即是采用随车配备的便携式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可使用家用电源或专用的充电桩电源。充电电流较小一般在16-32A左右,电流可直流或者两相交流电和三相交流电,因此视乎电池组容量大小充电时间为5至8小时。

常规充电模式主要采用定流充电和定压充电两种方式进行充电。

定流充电是指充电全过程中,保持充电电流基本恒定的充电方法。在充电过程中,因为充电电流会随着电池组的电动势逐渐升高而下降,所以需要随时根据充电程度调整电压和分级调整定流电流。

定压充电时是指充电过程中,电源电压始终保持不变的充电方法。采用定压充电时,电池组必须并联在充电电源之间。定压充电缺点是,必须适当地选择充电电压,若电压过高,容易过充电,电池活性物质脱落,电池整体发热,容易自燃,并且定压充电不能保证彻底充满电。

现在的常规充电模式基本都采用定流和定压充电混合工作,充电前期采用定流充电,可保证电池深度充电;后期则采用定压充电,可自动减少电流大小结束充电,避免过度充电。常规充电模式适用非常广泛,可设立在家里、公共停车场与公共充电站等可长时间停放地方。因充电时间较长,可大大满足白天运作,晚上休息的车辆。

2、快速充电

当需要极短时间内给电池充满电时,常规充电方式便显得“捉襟见肘”了,此时,是快速充电登场的时候了。通过非车载充电机采用大电流给电池直接充电,使电池在短时间内可充至80%左右的电量,因此也称为应急充电。快速充电模式的电流和电压一般在150~400A和200~750V,充电功率大于50kW。此种方式多为直流供电方式,地面的充电机功率大,输出电流和电压变化范围宽。

快速充电模式实质上为应急充电模式,其目的是短时间内给电动汽车充电。高功率高电压的工作条件,从而使得快速充电模式多存在在大型充电站或公路旁作为应急使用。

3、无线充电模式

无论是使用16A、10A电流的传统方式,还是使用高充电电流的快速充电,其都会受到“线的羁绊”,充电装置以及充电时使用的线路令其多少会受到场地制约,无线充电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无线方式传输电能主要是通过两个线圈(嵌入地面的发射线圈和置于车内的接收线圈)之间产生的电感耦合进行的。发送线圈内的交流电形成电磁场,处于该磁场辐射范围内的接收线圈发生电磁感应,产生电流 。

现在无奈受制于技术成熟度和基础设备的限制,无线充电技术暂时没有大批量产应用。

4、更换电池

除了上面讲到车充电方式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充电方式”,即更换电池组。这种充电方式是在车辆蓄电池电量耗尽时,通过特定的更换站,用充满电的电池组替换已经耗尽电量的电池组。

更换电池集成了常规充电模式和快速充电模式的优点,也就是说可以用低谷电给电池组进行深度充电,同时又能在很短时间内为车辆完成“充电”添加能源过程。通过使用机械设备更换,整个电池更换过程花费的时间与现有燃油车加油时间大致相当。

四、快充与慢充的小对比

快充与慢充是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用的两种充电方式,针对两种充电方式我们进行总结与探讨:

1、首先快充与慢充的电流不一样

2、二者充电比较速度

显而易见,快充速度要比慢充快太多。

3、充电速度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由于快速充电时,短时间内电池会承受较大电流的“冲击”,因此会导致普通电池出现过热现象,存在安全隐患,会对电池寿命产生一定影响。

4、快充与慢充的应用

快速充电的电流电压较高,短时间内对电池的冲击较大,容易令电池的活性物质脱落和电池发热,因此对电池保护散热方面要求有所更高的要求,并不是每款车型都可快速充电。在日常生活中,将两种充电方式结合使用,既可以方便生活出行,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电池。



关键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