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业的生态(Ecosystem)之路
作者 / 高焕堂 台湾VR产业联盟主席、厦门VR/AR协会荣誉会长兼总顾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01803/377641.htm1 迈向生态之路
最近几年来,全球最成功的商业模式之一是:枢纽经济(Hub economy)。例如,百度、谷歌、Amazon公司等都是典型的代表。这种经济幕后就是一个系统平台(Platform),提供开放API,支撑(也掌控)蓬勃发展的生态体系(Ecoystem)。随着(互联)网络外部性的不断增强,透过技术的开源与开放来促进网络效应,激发生态圈的不断扩大和蓬勃发展。这种商业模式将会逐渐蔓延到各行业各领域。在AI这个当今热门的技术领域也不例外。
在本文里,以Ironbot、Dobot和Zenbo三种机器人产品来阐述最基础的机器人软硬结合、共享平台、开放API、以及共利的生态商业模式等。其中的核心要素就是:API。大胆地开源软件和开放API,即能促进生态的蓬勃发展。
2 设计平台,建立生态圈
生态圈幕后的支柱就是平台。一般而言,平台包含两层:商业(Business)组织层和系统(System)服务层,如图1。
这两层会互相影响,也就是互相支持、制约和赋能。上层的商业平台支撑应用开发者、专业知识提供者、用户等。下层则衔接到AI机器人等软硬件整合产品。这个平台部分,就相当于一棵树(或树林)的树干部分。它支持往下扎根、往上枝叶生长的生态繁荣现象(如图2和图3)。
平台的角色在于创造通用性(共享性),这偏于成本思维,着眼于降低特殊应用(App)的开发成本。同时也创造独特性(与众不同),这偏于获利思维,着眼于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获利性。这种系统平台,通常以软件框架(Framework)来实现,这框架必须具备两项特质:1)框住App的功能和行为;2) 本身保持高度弹性。换句话说,框架的目的是要去“框住”上层的App,来保护下层软硬件整合体(如AI机器人的驱动件和硬件设备)的变动自由度。
关于框架的职责是要去保护、或支撑、或服务、或控制谁? 这可以从中华民族最为熟悉的伟大架构:万里长城或城墙,来谈起。万里长城当时的用意是要框住塞外游牧民族的行为,达到保护关内居民的变动自由度(即安居乐业)。万里长城除了关口(API)稳定之外,都是年年变动,更是促进关内的变动自由度。其中App就是塞外居民,万里长城的原意不是给塞外使用的,而是用来框住塞外的行为,来保护关内的。
3 平台范例:设计一个UBOT共享平台
这个UBOT是基于移动设备的Android平台而延伸出来的。适用于任何“Android手机/机器人”, 之间的互动场域。UBOT也将随着Android的开源、开放模式,提供给全球AI机器人应用开发者共享。UBOT可带给App开发者许多帮助。就像Android平台一样迅速累积许多App开发者。这些大量的App只要稍做调整,就能执行于新产品上,因而UBOT迅速为新产品带来众多的App。这非常有助于创客的新产品迅速进入市场而获利。
图5表示了Ironbot、Dobot和Zenbo等机器人产品的共享平台、开源软件、开放API、及共利的生态商业模式。其中的核心要素就是:API。全球各学校的AI机器人创客团队都可基于“UBOT共享API”而进行产品规划与开发,是一个有机生态,可有效支持各级学校的深耕,并促进创客之间的深度协同创新。由于创客的弱点之一是:机器人产品的市场营销能力不足。也就是,年轻创客大多具有技术优势,却伴随着营销弱势。只要创客机器人产品支持共享API,其用户就能从App Store下载形形色色的App,大幅增加机器人的功能和用户体验,弥补市场营销的弱点。同时,可大幅减轻软件开发的负担,降低创客的研发成本、缩短时程(如图6)。
逐渐地,将会形成全球性的AI产业的大融合,同心协力,建立大生态。
4 应用范例
基于UBOT平台,各级学校老师可以规划其相关课程,例如“VR&AI机器人开发”课程,其核心内容是学习如何将机器人所看到的影像实时传送到VR眼镜,让人们能透过VR眼镜来和机器人远程互动。如图7所示。
这对于迈向工业4.0的产业转型升级,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可应用于高危险的消防灭火、遥控高铁的巡轨机器人、指挥战场机器人或无人侦察机、工厂手臂机器人等。除了工业用途之外,大学生也发挥创新能力,在大学校园里建立“AI机器人咖啡吧”(如图9)。建立一个机器老师教导人类学生的AI教室。而不是人类老师教人类学生去学习机器的AI思维。它是国内第一个由“机器老师、学生服务的新景点”: AI学习咖啡厅,让人类学生来体验“AI思维&机器学习”。
在设计理念上,这是采取模特儿T台走秀的形式。各机器人都像一位模特儿,在T台上走秀、表演、跳舞等。例如,可安排8位匠客小机器人在T台上一起演木偶戏,扮演各种角色,并优雅互动。
这Dobot泡咖啡,匠客Ironbot送咖啡,而Zenbo老师会教人类学生如何泡咖啡、如何讲英文、如何考多益(TOEIC,国际交流英语考试)、如何当导游等等。Zenbo老师也会很亲切地招呼客人、与客人对话。人类学生写软件程序,来创新组合、指挥众多机器人的协同合作,例如在一支App里可用语音叫Dobot操作咖啡机,泡好了咖啡,会请Ironbot人形机器人来端(送)咖啡给客人。另外,可以写App,叫Zenbo当司仪,介绍两位Ironbot机器人出场,演唱二人转或相声小品等。
这咖啡吧也可以当做一个纯机器老师的“AI+行业(如观光)”教室。其上课的情境之一是:人类学生戴上VR/AR眼镜,和机器老师一起学习导览长白山脉、一起逛火星、一起进入人体看癌细胞,等等。
5 加上机器学习
像上述的大学里的AI机器人咖啡馆,是很有创意的,透过UBOT去联结(整合)多台机器人。接着,可以 把AI加到机器人上,例如,可把苹果公司的Face ID加到匠客Ironbot上,成为迎宾招财猫(会人脸识别),招呼客人,帮客人算命、看运势等。
其实,生态就像一座花园,它是否蓬勃发展,取决于园丁的心境,而不完全是技术,其中API设计是核心。园丁要先利他、设计共利,然后才利己。而共利来自精心设计,优越的设计来自高贵的心境和素养;期待大家携手互惠,共同发展AI机器人的共享系统平台,以及共利的和谐产业生态。
参考文献:
[1]高焕堂.创新之路:AI思维+设计思维.电子产品世界[J],2017(12):67-69.
[2]高焕堂.AI思维给人类教育的三项启示.电子产品世界[J],2018(1):82-83.
[3]高焕堂.AI时代的新知识结构:知识3.0.电子产品世界[J],2018(3):76-78.
本文来源于《电子产品世界》2018年第4期第79页,欢迎您写论文时引用,并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