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C为什么会没落?
Intel通过酷睿,拉大优势,使得苹果抛弃PowerPC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01803/376688.htmPowerPC当年异常强大,曾经是Xbox的处理器,是Mac的处理器,占据了服务器的半壁江山;当时刚刚接触CPU时,知道PowerPC是第一个做出多核心,第一个主频上4GHz,拥有单核心多线程(迄今还没有被AMD掌握,AMD的单模块双线程不如共享核心的超线程技术)。。。。而且IBM的工厂一直能提供不亚于Intel的先进制程,理论上没有缺点啊?为什么现在x86指令集的处理器蚕食PowerPC在服务器的市场,消灭在PC的市场,嵌入式和游戏主机也使用AMD系列的处理器?我发现苹果放弃PowerPC是在酷睿核心出来之后,而且Intel的一贯作风是从赛扬到酷睿i7使用同一个核心。
专业领域的应用被个人消费市场蚕食:iPhone和android促使ARM的崛起
PowerPC的大放异彩主要是出于专业领域,例如:电信领域,汽车领域。专业市场技术公司发展上的共性,几乎每个做专业市场(或者高端市场)的公司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必然被做大众化市场的公司边缘化。
INTEL面对的是大众市场,每出一代后,如果进步明显,销量大增,反之销量就没那么明显,IBM面对专业市场,市场反应并没那么明显,机器该换代的时候就换代,新一代出来后,做得好不好,销量其实都差不多,经过几次以后,技术人员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几乎就没有了,公司对技术投入也会减少,老技术人员流失,新技术人员没有成长目标,按步就班工作。而Intel信奉“摩尔定律”,在竞争激烈的隔热PC的市场,保持超强战斗力。如果在可靠性和接口上稍作修改,即可移植到“专业领域”。ARM在个人消费终端的崛起,也带来这样的优势。
大众市场形成垄断后,一直存在追赶者,稍不小心,即被超越。专业市场或高端市场形成垄断后,即使没有任何改进,仍然就此一家,表面仍然风光,其实PowerPC在功耗/性能比上,早己落后Intel同规格服务器(要知道google能省5%的电是多大一笔钱啊,何况这差别恐怕50%都不止吧)。但因为一大堆专用的软件及外设,这些设备更新后,仍然选择POWER PC,但一部分客户不愿做钱多任性的主了,逐步更换,旧客户离去,没有新客户产生,做为厂商,己经没有技术投入的必要,还是从更多方面捞客户钱对公司更有用。
个人PC的逐步强大,在大功耗嵌入式应用场景,有了X86的嵌入式应用。更严重的是:端管云的架构,使得云计算、云存储交给服务器(X86),终端操作、展现交给了终端(ARM:手机Cortex-A系列,穿戴式Cortex-M系列)
Android+ARM的阵营,使得一些公司做手机等终端的门槛大大的降低:小米、Oppo、华为这样的厂商迅速崛起,也是得益于此。
管(通信管道:网关、交换机、路由等等)本应该是属于大功耗RISC处理器的应用场景,PowerPC、MIPS原本牢牢占据这个领域,但是随着多核ARM的强大,逐步也失去优势。ARM的商业模式,生态链产生了重大作用。特别是这种授权模式,使得华为这样的具备芯片研发能力的设备厂商具备自研CPU的能力,形成技术壁垒和成本优势,使得像Freescale这样的厂家的采购量萎缩。
虽然,华为的K3V2被各种吐槽,但是一个个版本迭代,华为现在的手机软件也逐步趋于稳定;在专业领域,例如光通信、无线通信、监控安防、多核ARM服务器等领域,华为的自研芯片也在内部和外部,逐步蚕食IT、Freescale等厂家的市场份额。
下节选自《浪潮之巅》第五章——《奔腾的芯(Intel)》
这时,英特尔公司从外部得到了强援。由于 IBM PC 兼容机的逐步普及,技术上相对落后的英特尔反而占了更多的市场份额。虽然,摩托罗拉后来又推出了对应于英特尔 80486 的 68030,但是,这时各个工作站公司都开始开发自己减指指令(RISC)的处理器,摩托罗拉只剩下苹果一个用户便很难和英特尔竞争了。几年后,摩托罗拉干脆自己也加入了 RISC 的行列做起 PowerPC,十年后,随着苹果也开始使用英特尔的处理器,摩托罗拉彻底推出了微机处理器市场。
摩托罗拉并没有败在技术和资金上,八十年代以前,摩托罗拉在资金、技术各方面都明显强于英特尔。在很长时间里,它的处理器从性能上讲要优于英特尔的同类产品。摩托罗拉之败,首先是外界微软的因素,即英特尔有了微软这个没有签约的同盟军。但是,摩托罗拉自己在商业、管理和市场诸方面也有很多失误。如果摩托罗拉自己经营得当,它今天应该能通过精简指令集的处理器守住工作站和苹果的市场。
要分析摩托罗拉之败,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英特尔和摩托罗拉这两个公司。首先,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公司。总部在美国中部伊利诺斯州的摩托罗拉虽然也是一个高技术公司,也经历了八十年代的信息革命,但是它的作态完全还是五六十年代的传统的公司。虽然摩托罗拉对雇员在工资和福利上待遇不错,但是公司和员工,基本上还是传统的雇佣关系,公司内部管理层次较多,大部分员工基本上没有多少股票期权。因此,公司的业绩和员工的利益关系不大。英特尔公司则是一的典型的硅谷公司。每个员工的工作强度比摩托罗拉要大很多,但是每个人平均的股票期权也多很多。硅谷几个比较好的学区的房子,不少被英特尔公司的早期员工买走了,而这些房子靠工资是一辈子也买不起的。几年前,美国历史频道(History Channel)在节目中评论了中日甲午战争。美国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两个不同时代军队之间的战争,虽然双方武器相差不多,战争的结果不会有任何悬念,因为一个在专制的农业时代后期的军队很难打赢一个兴起的工业化国家的军队。英特尔和摩托罗拉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
第二,两个公司的统帅水平相去甚远。英特尔公司八九十年代的 CEO 格罗夫虽然是学者出身,同时也是微机时代最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他几次被评为世界上最好的 CEO。摩托罗拉公司由加尔文(Galvin)兄弟创办,公司六十年代传到了儿子手里,八九十年代传到了孙子手里,是个典型的家族公司。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这话果然应验在加尔文家族上,三代人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孙子辈的克里斯托弗•加尔文虽然是被"选成"CEO的,但是如果他不姓加尔文,他永远不可能是摩托罗拉的 CEO,甚至进不了工业界的高层。
在业务上,半导体只是摩托罗拉的一个部门,而微机处理器又只是其半导体部门的一项业务,可是它对于英特尔来讲却是全部。因此,摩托罗拉即使完全退出微机处理器市场也不过是损失一些地盘,而英特尔一旦失败,则会面临灭顶之灾。一般来讲,华尔街总是希望一个上市公司有尽可能多的而不是单一的收入来源,摩托罗拉确实是这么做的,它曾经在计算机的处理器、通信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对讲机、BP 机、手机和电视接收器等很多领域发展。结果每个领域都很难做大。英特尔公司做事情非常专注,直到今天,它一直集中精力于个人微机的处理器上。每一代产品的研发都是集中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每一次都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就像一把散线和一股绳,一把散线很容易被一股绳扯断。因此,专注的英特尔最终把计算机处理器的业务做得很大、很好,而业务多元化的摩托罗拉最后除了在微机处理器上败给了英特尔,在手机上碰到了诺基亚,在信号处理器(DSP)上又败给了德州仪器(TI)。很多人问我雅虎有没有可能在搜索领域赶上谷歌,我明确地回答--没有,因为雅虎不可能专注在这个领域。有时,一个好的公司不能完全按华尔街的意愿办事。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让摩托罗拉和英特尔当时换个个儿,即 IBM PC 采用摩托罗拉的处理器,而将服务器厂家和苹果交给英特尔。那么二十年发展下来,摩托罗拉也很难成为半导体领域的老大,因为它内部的问题没法解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