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遭遇电池门事件:多次出售PC业务 至今难寻接盘侠
在苹果因电池问题引发“降速门”后,惠普笔记本电池也被发现存在融化风险。日前,惠普宣布在2018年1月份对特定笔记本计算机和移动工作站电池实施全球自愿安全召回和更换计划,具体召回对象为2015年12月份到2017年12月份惠普在全球销售的部分笔记本计算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01801/374352.htm惠普公司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召回计划正在有序进行中,中国符合召回条件的产品也在此次召回范围之内。”
有报道称,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出具的8份调查报告显示,惠普电脑所用电池存在过热,融化以及烧焦的风险。
虽然惠普此次召回隐患笔记本为主动行为,但惠普笔记本因质量问题近年来多次被央视等媒体曝光。
惠普无暇顾及PC业务
曾多次计划出售
本次惠普召回的电池可能是安装在电脑中被售出,也可能是作为替代品单独销售的。
据了解,在2015年12月份至2017年12月份,大约2600个中国生产的电池被销往加拿大,5万个被销往美国,1900个被销往墨西哥。而目前惠普已经启动了全球召回计划。
惠普官网声明显示,此次被找回的笔记本电池可能存在过热隐患,给客户带来火灾和燃烧危险。在过去两年中,包括HPProBook64x(G2和G3)、HPProBook65x(G2和G3)、HPx360310G2、HPENVYm6、HPPavilionx360、HP11等型号笔记本都使用了这些可能存在隐患的锂电池。
目前,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召回公告已经公示在了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官网,两地统计约50000台。惠普方面表示,当任何零件有安全疑虑时,HP将积极地与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共同合作执行各项回收计划。
不过,这不是惠普第一次因电池问题召回电脑,2016年1月14日以及2017年1月份,惠普就曾因为电池问题召回过其销售的电脑,且电池问题已多次引发安全事故。惠普公司表示将派技术人员帮助用户更换电池,但没有就引发电池过热的原因提供任何技术解释。
虽然此次惠普召回存在隐患的笔记本是主动行为,但实际上惠普笔记本已多次被媒体报道存在质量问题,且其PC业务的发展呈现停滞的状态。
在2010年的央视315晚会上,惠普两个型号(V3000和DV2000)的笔记本“出了名”。央视通过暗访曝光这两款笔记本频频出现黑屏故障,并指出惠普在这两款产品上没有做到合格的保修服务。央视方面表示,在2009年一年时间里,12315热线和各地消费者协会都收到大量针对DV2000和V3000笔记本电脑的投诉,而很多问题都是黑屏和无法开机。
惠普随后对此事回应称,将延长这些笔记本的保修服务,并考虑进行补贴。
但在该事件发生后,昔日的全球最大PC制造商惠普就从中国PC出货量第一的宝座上跌落。在近几年里,惠普在全球市场的销量迅速下滑,PC业务快速收缩。
惠普曾几度为其PC业务寻找买家,但是因价格谈不拢而作罢。惠普通过几年的整合和转型,欲变身云计算公司,并将大量精力放在了云计算、企业级业务上。
“近几年,惠普一直认为其未来核心的竞争力在B2B,其将很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云计算等领域,对传统PC业务则一直是维持心态。惠普的PC业务已缺乏研发能力,更多的是依靠其多年建设的品牌影响力来支撑和维持。”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
“电池门”事件频发
品牌影响力大幅削减
近期,电子产品电池发生爆炸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不乏知名品牌三星等。三星Note7的电池爆炸事件曾在业界引发一波舆论热潮,而苹果也在近期深陷“电池门”事件危机之中。电池成为这些科技巨头的关键命门。
在过去一年里,消费者频频反映随着系统更新,会遇到手机“遇热、遇冷”会意外关机、手机变慢或者变卡了等问题,外界开始质疑苹果通过系统更新故意降低旧款iPhone性能而迫使用户更换新机。在众压力下,苹果公司发布道歉声明承认了其确实降低了电池性能不佳的旧iPhone的运行速度。其称系统更新导致用户特定情况下iPhone变慢了,这是“为了化解电池老化造成意外关机等问题”采取的措施。
不过外界的怒气并未随着苹果公司的“坦诚”而消失,近日苹果“电池门”事件持续发酵,用户认为苹果“在用户不知情下擅自降低旧款iPhone性能”属于欺骗消费者行为,美国部分消费者已在加州、纽约州和伊利诺伊州等地方法院请求进行集体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家电业营销专家洪仕斌认为:“苹果隐瞒了电池质量的缺陷,对消费者的知情权构成了侵犯,同时让其品牌形象迅速崩塌。而显然夏普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选择对问题产品主动召回。”
“苹果、惠普的电子产品频频出现质量问题,说明在消费电子产业发展过程中,产品的品质、工艺质量、可靠性等基础问题,在概念满天飞的同时并没有得到改善和解决。苹果、三星、惠普等大型科技巨头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应将产品的工艺质量及品质放在第一位,但显然其并未做到。其采取霸王条款等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的表现,这些国际品牌的影响力将大幅削减。”梁振鹏认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