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芯"而论 浅谈数码相机传感器进化史
“芯”,指的是物体的中心部分,也可以指物体的核心,比如“芯片”;对于数码相机来说,最核心的部分自然是相机的传感器。相机行业发展已有百余年,但数码相机出现不过三四十年,而真正进入民用领域仅有二十余年。但是这二十年,凭借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不管是相机传感器还是相机处理器都经历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相机传感器部分。从湿板到正片再到负片,每一次进步都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从CCD到CMOS不过二十余年时间。究竟数码相机是如何进化的,画幅真的是从小到大吗,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一聊数码相机的“芯”历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01708/363601.htm1从全画幅起家 再重新回归全画幅
数码相机发展时间虽然短,但是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接触数码单反或者数码无反其实也不会有太多年头,真要说2000年左右的事情,如果您还历历在目那么您一定是暴露了年龄了。很多朋友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数码相机的画幅是从小到大发展的,从这10年看的确不错,大家从APS-C开始到全画幅,从1/2.3英寸卡片机再到1英寸。但是从整个发展尺度来看,数码相机的画幅,是由小到大,再到小,现阶段再次变大的过程。
传感器画幅大小,经历了从小到大,再到小,然后再到大的过程
最初的数码相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第一台数码相机产自柯达,仅仅可以拍摄8万像素的黑白图象,仅仅是一个试验品,第一台真正意义的数码相机诞生于1981年,说出来可能不信,这台数码相机是索尼生产的,型号为Mavica。
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是柯达的试验品,像素只有8万像素
之后的近20年,出现了诸多数码相机的试验品,也包括了苹果的Quick Take 100。富士,尼康,柯达,卡西欧,索尼,理光,佳能等等都在这段时间推出了尝试性的产品,这一阶段,大家的产品长的千奇百怪,存储介质也是五花八门,从CF卡到硬盘到卡带,或者是3.5英寸软盘,无奇不有。
之后二十余年涉及数码相机的厂商非常多,产品更是五花八门,图为苹果QuickTake 100
不过在这20年内,民用数码相机都是以家用机的形式出现,虽然长的千奇百怪,但是用现在的话说,无非就是卡片机。直到1991年柯达推出了首款数码单反相机,型号为DSC-100,搭载一枚14.3×9mm(大概跟现在1英寸画幅差不多)的CCD传感器,像素为130万像素,这是现代数码相机的鼻祖。但是直到2000年前后,佳能和尼康才推出真正意义的自产数码单反。
第一台数码单反是柯达DSC-100是用尼康F3为基础设计的,传感器不过现在1英寸相机大小
第一台数码相机的画幅,在现在看也就是个卡片机,在当时来看由于高昂的售价和复杂的存储,也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在1999年佳能推出了第一款数码单反D2000,而尼康则是在2000年推出了D1,也都是采用APS-C或者更小画幅。但是2001年,康泰时推出了第一台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 N DIGITAL,第一次把数码全画幅这个概念呈现在了人们眼前。可惜的是,由于CCD工艺复杂,制作全画幅几乎是天工之作,因此康泰时N DIGITAL不仅售价极高而且供货稀少跳票多月,最后也落得了不了了之的下场。
2001年康泰时推出了N DIGITAL这款全画幅,但是结局并不好
其实从康泰时N DIGITAL开始,数码相机实现了第一轮的循环,从小画幅到全画幅的过程。但是康泰时N DIGITAL的悲惨结局,并没有让所有厂商对于全画幅都充满信心。这也导致了第二个过程,就是很多尝试了全画幅原型机的厂商重新回归小底,包括柯达、尼康、富士等等。
2“APS-C决胜论” 尼康带大家走弯路
从康泰时N Digital开始,其实很多数码厂商都认为,APS-C画幅才是数码相机的最佳画幅,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当时的尼康派系,也就是以现在的尼康为主导的一系列厂商,包括了尼康、当时的老大哥柯达,以及富士等等。尼康在2000-2004年,疯狂的推出了多款D1系列,D2系列,曾经一年推出多款单反,主打高像素、高连拍等诸多领域,但是画幅方面依然是APS-C画幅。
尼康在D1和D2时代,不断推出APS-C机型,把那个时代的APS-C画幅发挥到了极致,2003年的D2H就搭载了Wi-Fi,也算是超前了时代
在画幅竞赛中,真正的赢家是佳能。面对尼康派系(那个年代美能达将死不活,索尼还没有插足高端数码相机的竞争,奥林巴斯专注于43系统,而宾得,宾得是什么?)的疯狂进攻,佳能虽然在在2000年推出了D30企图用CMOS应对尼康诸多单反,但是那个年代CMOS还不成熟,画质远不及CCD,因此也就作罢。但是2002年佳能另辟蹊径,推出了第一款真正可以用于民用的数码全画幅单反1DS,数码单反的全画幅时代就此拉开帷幕。
佳能1DS,第一台真正可以用于民用的全画幅,当然,这是价格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