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失效 谁能扛起芯片产业的远大前程
1965年,Intel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了“摩尔定律”,即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隔1-2年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随之翻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01707/361353.htm最近在芯片行业发生最大的事是孙正义收购ARM,孙正义认为发展人工智能关键在芯片的架构设计,而ARM最大的优势就是低功耗芯片架构的设计。谷歌前几个月也刚发布了第二代自主设计的TPU,制程上甚至倒退到45nm制程,但性能号称比目前最强的传统芯片高30倍,这款芯片也是前段时间打败柯洁的那款单芯片TPU。最近AMD跟吃药了似的,发布的多款芯片除了性价比高,关键是性能居然能略超英特尔的顶级芯片,AMD一直在制程上逊于英特尔。
可见,在目前可商业化的产品里,架构的设计优化作用已经凸显出来在能够遇见的未来里,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不考虑制程的差异,个公司设计架构上仍有巨大的性能差异,硅芯片上架构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英特尔这一次从14nm向10nm制程迈进的道路显得格外缓慢,一众芯片代工厂,如格罗方徳、三星、台积电已经迎头赶上。三星甚至已经进入到10nm制程第二代,很快就会转入7nm阵营,台积电的步伐也并不慢。尽管你会认为英特尔的10nm更好,不是手机芯片代工厂的工艺可比的,但AMD下代芯片也将直接采用格罗方徳7nm制程,可见复杂的X86指令集的芯片一样能代工。无可否认,英特尔在制程换代速度上已经显出落后的老态,也说明摩尔定律并未失效,只是英特尔有些跟不上了!
现在的情况是已经到10nm制程了,接下来的工艺就像倒计时一样,我们终究会到达硅芯片的制程终点。但消费者并不需要过分担心这一点,因为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性能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与消费者之间的供需关系了。未来谁先掌握完全的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谁就拿到了下一次科技革命的钥匙,蓝色巨人IBM早在几十年前就在布局下一代芯片了!
除了像深蓝、沃森这类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量子芯片也是IBM重要课题,微软、谷歌也在暗中较劲。后发先制的谷歌最近更是宣布即将打造自家的量子芯片计算机。中国的科技公司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于硅谷,但中国的科技实力并不弱,中科院已成功打造首例双量子芯片。
量子芯片在运算量级上会远超今天的超级计算机,对比的绝不是普通的家用计算机,所以今天的各种制程优势在量子计算时代将不堪一击。量子芯片显然是更远大的未来之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