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固网NGN向IMS演进方案研究
IMS(IPMultimedia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是3GPP在Release5版本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的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协议和与接入的无关性,在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下,3GPP、ETSI和ITU-T都在研究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实现固定网和移动网的融合。因此IMS被认为将是下一代网络的理想目标架构。
2、固网NGN向IMS演进的可行性分析
2.1IMS与固网NGN的比较
2.1.1技术特点
与固网软交换技术相比,IMS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接入无关性;更加彻底的分离;网络更加标准和统一。
除了以上特点外,固网NGN与IMS,尤其是基于融合的IMS系统还有一些其他关键技术的区别,包括登记注册、QoS、漫游、安全性等方面。
2.1.2网元设置
在网络构架上,固网NGN与IMS都采用了分层的网络结构,即将网络分为业务层、控制层、承载层和接入层。主要区别在于固网NGN注重物理实现,将控制层的功能集中在软交换机上,网络中只有软交换一个中央控制点;而IMS的控制层功能由多个逻辑功能模块实现,如会话控制由CSCF实体实现、互通功能由MGCF/MGW实现、用户数据存储在HSS中,网络更加分布化,逻辑实体并不一定对应物理实现。网络功能模块化有利于网络扩展和业务整合,便于集中组网。软交换与IMS的分层架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固网NGN与CM-IMS网元/功能模块比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01706/353811.htm
2.1.3业务提供
固网NGN的业务提供方式有以下几种。
直接由SoftSwitch提供业务,可提供基本电话业务、补充业务等;SoftSwitch具备SSP功能,通过SG与现网SCP互通,提供现有智能网业务;SoftSwitch与应用服务器之间通过SIP、H.323、Radius等协议互通;通过Parlay-GW/OSA-GW提供API接口,为第三方提供业务开发平台。
由此可见,固网NGN的业务逻辑分布在AS与软交换机SS的。而IMS的业务与控制分离,所有的业务逻辑都在业务层实现,S-CSCF只完成会话控制功能,业务集中在AS中,且在AS与控制层之间提供开放的业务接口,因此IMS更利于第三方业务的开发。
IMS的业务提供方式如下。
IMS通过IM-SSF和传统智能业务(CAMEL、INAP等)的互通,实现已有的智能业务的继承;IMS通过AS可以提供基于SIP的业务,如IM、Poc、Presence等;IMS通过Parlay-GW/OSA-GW(OpenServicesAccess-Gate-way)提供API接口,为第三方提供业务开发平台。
2.1.4终端角度
固网NGN支持的终端包括:支持SIP、H.323、MGCP、H.248等协议的终端。其中支持话音业务接入的终端主要由支持H.248协议的IAD或AG设备提供传统POS话机的接入;话音业务和多媒体业务也可由支持SIP的智能硬终端或软终端完成;多媒体业务也可通过H.323协议支持。固网NGN网络接入的终端是依据接入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在网络中标识的,因此不需进行严格的接入注册和签权认证。在固网NGN中通过IAD或AG接入的POS话机是基于接口标识的,不具有移动性;但对于智能终端(如软终端)具备游牧功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