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教育10大最惹火规定:夜间不准上厕所
——
1. 新乐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夜间不准上厕所”
中国有句俗话,“管天管地,管不着拉屎放屁”,不过,我们的新乐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却勇敢地对此进行了挑战。
该中学搞出一个“夜间不准上厕所”的规定。规定一出,学生敢怒不敢言。夜间纷纷以食品袋泄急,常有破漏,弄得床上片片尿渍;不得已换作脸盆,可洗漱、小解共用一盆,想来这一举措可能倒是有效节省了水资源,颇是环保。
2. 中国人民大学——禁止学生互串宿舍楼转
在中国人民大学,从11月中旬开始,A公寓楼的学生不准进入B公寓楼等任何非自己所在的公寓,也就是说,不在同一楼居住的学生,想再互相“串门”已经不可能了。而这一政策的适用范围,不仅包括本科生和硕士生,博士生也同样包括在内。
11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在校内公布了一份《关于加强学生公寓管理若干问题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在“说明”中,人大学生被要求配合公寓区管理人员的工作,出入携带证件以备检查。同时,“说明”中表示,学生处将协调学校后勤部门尽快开放食堂等公共区域,为广大同学学习、会客、交流创造条件。
在北京、在这所号称文科力量雄厚的重点大学,诞生如此校规,不能不让人感叹人大学生处确实富有想象力与执行力。
3. 财政部、税务总局——对择校费征税
这也许堪称2006年中国教育界最堪引人悲哀的最大笑话。今年1月1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从今年1月1日起对各类教育机构超过规定收费标准的收费及学校以各种名义收取的赞助费、择校费等收入,一律征收营业税。这是否等于承认择校费合法性?一时间引发责问怒潮。
4. 丹东市振安区教育局——离异或丧偶且抚养未成年子女的老师符合竞聘条件
丹东市振安区教育局下发的《振安区中小学人员聘用制实施办法》规定:振安区的中小学教师将正式执行竞聘上岗。首次实行人员聘用制时,教职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符合竞聘条件,经本人申请,学校应与其签订聘用合同。而其中一个情况为:离异或丧偶且抚养未成年子女。于是,在该区下辖的同兴镇在一周期间,共有41名教师集体离婚。
当尊严成为生存所必需的成本之时,出卖尊严也就可能成为某种处世哲学或生存智慧得以流行。
5. 北京某高校——学生不准上点评老师网点评学校和老师
11月,国内第一家大学生点评大学老师的网站“点评老师网”上线,该网站点评对象主要涉及大学老师的教学以及对高校本身的评论。网站推出虽然时间不长,但已经引起不少大学大学和老师的关注,据北京某高校某内部人士透露,该校已经有内部规定,学生不准上该网站点评该校老师,以免影响该校声誉和招生情况。其实,对比学校和老师学生是弱者,有这么一种渠道表达自己的声音,对于大学建设,归根到底是好事情,但可惜的是,有些教育者们,却不敢直面这一切,将自己化作了鸵鸟,把头伸进了茫茫沙漠之中……
6. 武汉部分中小学——“弱智证明”可顺利毕业
今年3月,一名初三学生到武汉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做测试,根据孩子做测试的成绩,孩子的智力被检测为低下。拿到证明时,孩子的妈妈不仅不伤心,甚至很高兴。原来,根据教育局的规定,学生在经过相关检测后,被鉴定为智力低下的,能够开具“弱智证明”。持有该证明,中学毕业可以不参加中考,仅参加学校组织的结业考试就能拿到毕业证或义务教育完成证书。同时,这类学生的成绩,不计入学校、班级的合格率、优秀率、重点率等业绩考核中。由于“弱智证明”方便中学毕业,学校便利用这点取得“后进生”家长的“配合”。如此一来,家长得到了想要的毕业证,学校也保住了合格率和优秀率。
所以,医生们也在感叹,弱智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7. 甘肃联合大学——欠费不准参加期末考试
今年1月,就要放寒假了,但甘肃联合大学许多没有交纳学费的贫困生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学校规定,不交清学费,不得参加期末考试。
从1月2日起,甘肃联合大学各院系开始了期末考试。不久前,请假回家探望生病父亲的零四级经济与管理学院某学生匆忙赶回学校复习准备考试。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考试当天他却被赶出了考场。据该校某人士介绍,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共有14名学生未能参加期末考试,而全校未能参加期末考试的学生尚未统计。
学生欠费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消费心态对学生的影响、银行贷款难等等,完全依靠学校难以解决问题,甘肃联合大学出“狠招”,虽是无奈之举,但同时也折射出中国教育界日益远离“平民化”的现状。
8. 山东淄博市齐都花园小学:新生要按血型分班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花园小学今年的一年级新生分班,采用了依据血型分班的原则。新生报名时,除了要带相应的住房证、户口簿外,还要带学生血型的医院证明。校方称,按照血型分班,将从孩子的性格方面因材施教,更加利于培养和发展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特长。
我们或许会看到在未来还有其他学校将开始根据学生所属的“星座”来分班(当然,由于众所周知的理由,根据你属牛还是属猪来分个牛班、猪班是不大可能了)。
9. 西安邮院、安徽农大——退学是为了与国际接轨
因学分过低,安徽农业大学在今年12月出台决定,对截至第三学年末累计获得学分数低于60学分的13名学生作出退学处理,对323名学业状况严重低于常规水平、学习不努力的学生进行“学业警示”。而此前的10月8日,西安邮电学院内贴出一张通知:“根据学院学籍管理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现将2005/2006学年全院退学学生教务处初审名单公布如下……”名单涉及336名学生。这种铁腕规定,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宽进严出这一大学教育的美好目标。但是,宽进严出这一美好目标的改革成本与代价仅仅由学生一方单独承担,是不公平和有失厚道的。而真正意义上的宽进严出,是“严出”而不是一退了之的“不出”。而且,无论是退学还是高达4500元之巨的试读费,都是大部分学生所不能承受之重。因此,通过以大面积清退学生的手段来实现所谓“宽进严出”值得商榷。更耐人寻味的是,学院此次还为“劝退”提供了一个补救措施:“缴清退学试读培养费、降级试读一年”就能不被“劝退”——这很像是为教育乱收费巧立名目。
10. 山西某些高校——洗洗脚暖暖身,我们可以报销洗脚费
今年2月,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在山西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谈到高校投入不足的问题时说,现在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就该把钱花在刀刃上,但在高校的账目中,却发现有人报销“洗脚费”。他认为,应该对高校资金的使用进行认真审计。高校竟然有人报销“洗脚费”,着实令人称奇,有的高校甚至将高校官员购买豪华进口车、以出国考察为名的公费旅游、公费吃喝等开支,都纳入高校教育成本范畴,怪不得老百姓是越来越上不起学了。
来源:中国教育频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