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业界动态 > 新闻综述:国内电力电子市场分析

新闻综述:国内电力电子市场分析

作者:时间:2013-10-09来源:中国电力电子产业网收藏

  一、国内市场不理想原因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174537.htm

  遇到行业的老总们,总免不了谈到行业市场形势。他们中的多数感到不理想。问题的引起归咎于这几年电力、钢铁、交通、能源等基础行业发展速度放慢、需求减少。还有产业在欧洲遇到反倾销阻力等原因。使得很多企业日子不好过。

  但是,经过仔细分析和思考,感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十一五的2006-201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现今是十二五的中期,国内生产总值有所放慢,但这两年也都超过7%,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世界上并不多见的。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市场总的来说,也是发展迅速。那问题出在哪儿?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市场经济的核心之一是自由竞争,竞争中外企占领中国市场。

  上世记八十年代以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主导产品是各类晶闸管,如普通晶闸管、双向晶闸管等。全国有较大生产企业数十家。改革开放后各企业从国外引进制造技术和设备,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在原一机部西安整流器研究所统筹管理下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稳定提高。此时,国产晶闸管一统国内市场的天下。而进口货得从国外运来,价格高昂,中国市场远没打开。同样电力电子装置也是国产占主导。当时,电力电子产品不愁卖。

  上世记九十年代后,国外企业风云而至。不但国外产品来了,更严重的是在中国建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在中国制造成本降低,大大增强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国产装置受到严重威胁,市场份额急转直下。

  2,国内企业IGBT制造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外,进口IGBT独占鳌头。

  在“新闻综述(一)”中,有如下一段:“目前国内能够制造芯片的厂商主要生产一些(小功率的)耐压1700V以下的IGBT。┅┅虽然国内IGBT行业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芯片生产技术方面与国外存在巨大的差距,掌握的核心技术太少。国内IGBT厂商基本上采用的是第二代、第三代的生产工艺,而先进功率器件半导体厂商的IGBT产品都采用第五代、第六代的生产工艺了。上世记末IGBT问世后,电力电子装置中采用IGBT越来越多,在大功率、高压、高频领域所使用的IGBT(或芯片)基本上是进口的。这部分市场已成规模,但中国没有份。

  3,晶闸管制造企业大换班,水平倒退,用国际名牌放心。

  由于各种原因,二十年前高水平晶闸管制造企业(绝大多数是国营)陆续退出历史舞台。留下的几家,如南车(原株洲)、北车(原永济)、台基(原襄樊),还有西整所,产品水平、产量确有提高,但产量有限,所占市场份额很小。此时,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乘机崛起,用最原始的设备和工艺制造可控硅(晶闸管)。有的只做芯片、有的只做封装,批量很大,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经过时间考验,产品质量很难保证。与此同时,国外的高、中档晶闸管大量进口。晶闸管的用户对此三类产品心中有数。可以说,为保证质量,大部分正规用户宁可价高一些,愿意买进口的,嫌ABB的贵,至少也得买西门康的。退一步买国产名牌,绝不买民营企业的。由此可见,晶闸管市场大部分让进口的占了。

  4,市场上存在假冒伪劣产品,使用者怕上当。

  现在市场上还存在着不少假冒伪劣产品。例如进口旧设备上用过的晶闸管,内行称它为“拆机件”。用旧货不是不可以,问题在于有人买进“拆机件”后,拆出芯片,用仿造国外同样外表的新的外壳重新封装,按新的进口晶闸管骗人,这就叫“诈骗”。正因为如此,国内用户在买进口晶闸管时一定找外国公司委托的代理商。这也挤掉了一部分国产晶闸管的销售额。

  二、电力电子产品中也有产销两旺的

  与电力电子有关的产品也不全是这样,有产销两旺的。不久前我访问了一家散热器制造厂就是活特别忙,加班加点都干不完。我问为什么?老总回答简单明了,他说:“第一、散热器是为功率半导体器件散热用的,可以用于国产器件配套,也可以用于进口器件配套,可以用于中国企业的装置上,也可以用于外国企业的装置上,可以国内用,也可以出口。只要质量合格、价格合理,外国企业十分乐于采用,绝不会费力费钱从国外进口。相反,制成产品后远销国外。第二、严控产品质量。该公司明知,制造散热器主要是机械加工,加工精度和外观是关键。在此情况下,简单的钳工工艺加钻床没法达到要求。他们用上现代化的“数控加工中心”,产品质量和外观达到极高水平。目前,该公司已有近二十台这样的先进设备。



关键词: 电力电子 光伏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