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机消隙技术在某火炮随动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文中以某火炮随动系统的研制为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精度,首先介绍了复合控制系统模型及分区PID算法,另外详细论述了双电机消隙的原理及动力系统结构,并建立了仿真模型。最后,通过madab仿真表明同时运用分区PID算法和双电机消隙技术,能够在保证系统稳定的情况下,很大程度地提高伺服系统跟踪精度。
关键词:复合控制;分区PID算法;双电机消隙;仿真
众所周知,经典PID由于算法简单,在随动系统的控制中是十分常用的,但由于经典PID算法的比例、积分和微分是一直不变的,这就使得它的控制效果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采用分区PID控制,能根据实际需要,在不同区段采用相应算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另外,伺服系统的齿轮中存在齿隙,采用双电机消隙技术可以很好地予以克服,并使火炮跟踪精度更高,误差更小,鲁棒性更好。
1 火炮随动系统结构及分区PID控制算法
1.1 复合控制系统结构
本系统使用复合控制结构,及同时使用反馈和前馈控制。在位置环分区PID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速度、加速度前馈。复合控制框图如图1所示。
时,电机刚开始运行,此时输出角和输入角的差值最大,处在三区,系统以最大角加速度加速再以最大角速度向平衡点接近,在此阶段,应该增加Kp,减小Kd,同时为了防止输出值过大,应当增大Ki。
系统处于二区时,选取PI控制,在此过程中使实际角速度向理想角速度靠拢。
在一区和零区,实际位置逐渐接近预定值,为抑制超调应减小Kp,增大Kd和Ki。
当系统处于小区.系统静差已经小到允许范围内,只需要采取P控制。
2 双电机消隙原理及数字仿真
2.1 双电机消隙原理
2.1.1 齿隙的非线性及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在理想情况下,伺服系统中的齿轮变速装置,其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应该是线性的。但实际上,由于齿轮在加工和使用中误差的存在,以及为了补偿由温度和弹性形变所引起的尺寸变化,在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之间总存在一定的齿隙,图2表示了齿轮啮合中的间隙。
当主动轮运动方向改变时,从动轮仍保持原有位置,一直到全部齿隙2α被走完时,从动轮的位置才开始改变。正是这个间隙的存在,使得理想的线性传动变成了一种非线性的传动过程,从而对系统稳定造成影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