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IPTV接入网络新技术
接入网络作为直接面对用户的第一段网络,由于用户数众多、接入方式复杂和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在支持IPTV业务时,除了在带宽上需要进行大幅提升满足视频业务的需求外,对多边缘架构、业务分离技术、多种增强组播控制技术以及QoS相关技术的支持,将是能否较好地承载IPTV业务的关键。
多边缘模式支持IPTV业务
适合多业务发展的多边缘模式能更好地支持IPTV业务对网络的需求。在多边缘模式下,高速上网业务由一个IP边缘接入、BRAS控制;IPTV业务通过另外的IP边缘指向中间件平台;VoIP业务等其他业务通过另外的IP边缘指向软交换或相关的平台;组播复制和用户控制在DSLAM完成;高速上网业务采用PPPoE认证,充分保护现网投资;IPTV/NGN业务网络层认证通过DHCPOption82完成。由多条ATMPVC或多个EthernetVLAN分别承载不同的业务,即在接入层从逻辑上对业务进行区分承载。目前,欧洲运营商以及部分国内运营商已经在部署该种业务模式的网络上承载IPTV业务。多边缘是一种基于多业务承载的网络架构,能够平滑升级承载各类业务,以保护现有投资。
接入网中的业务分离技术
在多边缘架构下,如何在接入网完成对用户各种业务数据的分离,对接入设备DSLAM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在接入设备中有多PVC和单PVC两种方案。(1)多PVC方案。此方案中,接入设备DSLAM的每个端口应支持多PVC方式。不同用户终端发送的untag数据业务流分别采用不同的PVC承载;应支持PVC到VLAN的映射,不同PVC的业务流被分别映射到不同的业务VLAN。(2)单PVC方案。在该方案中,接入设备DSLAM应支持每个DSL端口采用单PVC(或无PVC的包接口)承载不同的业务;DSLAM根据报文的以太网类型将PPPoE和IPoE报文映射到不同的业务VLAN。相比之下,多PVC方案较为成熟,并且目前设备支持情况较好。用不同PVC承载不同业务,在QoS保证、业务管理和业务监控等方面有优势。
组播控制技术
IP组播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单点发送多点接收、多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实现了IP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能够有效地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基本的IGMP Snooping/proxy功能可以解决组播报文二层泛滥的问题,而在IPTV业务环境下,跨VLAN组播技术、增强型组播控制技术、预览功能和呼叫详单等,都能有效地实现对用户组播业务的管理。(1)跨VLAN组播技术。标准IGMP Snooping功能只提供同一VLAN内的组播功能,而目前大多数运营商采用端口划分802.1qVLAN的方式进行用户的隔离与定位,因此在实施组播的时候,用户通常是处于不同VLAN之中的,如果这时候还采用标准IGMP Snooping,会导致每个VLAN内部都要建立一条组播流,最终无法达到节省网络带宽的效果。采用跨VLAN组播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2)组播接入控制。IGMP本身没有对用户是否能加入某个组播组进行控制的办法,而由于组播数据流是在接入节点进行复制的,因此在接入节点对用户是否允许获得某个组播视频流的控制,在视频数据的安全性、保障运营商利益、防止非法用户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3)用户呼叫详单功能。用户呼叫详单是IPTV业务运营必不可少的功能。DSLAM应能对用户点播行为及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与IPTV业务平台的数据同步。用户呼叫详单为业务计费、收视统计和用户行为分析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设备性能和QoS技术
为满足用户对视频业务画面质量及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通常需要接入网络达到每用户端口2Mbit/s以上的带宽需求、无阻塞转发以及对用户加入请求做出毫秒级的快速响应。在多业务、多PVC方案下,至少达到每端口具有4个以上的PVC。接入层至少能支持1k以上的组播流同时复制。在QoS业务质量保障方面,要求接入网络设备具备DiffSev能力,支持802.1p优先级标签的识别和映射,支持每端口4个优先级队列以及数据流的监管和整形技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