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物联网解决方案研究
摘要: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全面提升信息化战争的保障能力,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并推进军事物联网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在通过军事物联网来实现保障资源的系统化、合理化利用,为构建现代化军事物流体系而努力。文章介绍了构建军事物联网的必要性,给出了军事物联网的构建方案,并对关键模块和业务流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RFID;军事物联网;终端;电子标签
0 引言
伴随着对物流流程、物流装备的革新,世界各主要国家都纷纷通过物流信息化来应对现代战争对物流的挑战,对各种军事物资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管控,以期形成闭合快捷的物资供应保障信息链,也就是构建军事物联网。构建军事物联网,首先是要建立畅通的通信网络,保证物流信息与其他作战通信畅通无阻,坚固可靠;其次,是要实现物流作业电子化,利用计算机的超强计算能力,大大缩短人工信息处理所占用的巨大人力、物力;再次,通过视频识别、条码技术、GPS等自动识别技术来消除人工跟踪监控所造成的效率瓶颈。综合以上各种技术,发达国家的军事物流已基本实现了实时可视化的目标。
1 现代战争与物流信息化
1.1 现代战争的物流特点
当前,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已经广泛应用,正推动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加速深化。现代军事物联网是军事物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紧密相关,是现代军事和国防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就必须全面提升信息化保障能力,从战略高度重视并推进军事物联网事业的发展。目前许多国家都在通过军事物联网来保障资源的系统化、合理化利用,为构建现代化军事物流体系而努力。信息化战争是诸军兵种一体化作战,战场空间广阔,作战手段多样,情况复杂多变,物资消耗巨大,保障范围扩大,因而需要有现代军事物联网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近期发生的数次战争中,都表现出战斗节奏加快,部队机动范围广,需要物资装备的数量、种类都在急剧膨胀。相应的,为了减少后勤保障的巨大经济负担,各国军队的供应理念都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他们都在寻求从超额库存保障转变到按需供应,从层次筹措供应向承包商转包托运,从军种独立供应到跨军种、甚至联军间跨国别供应的特点。
在新的战争形式下,部队更加迫切地面临着物流信息透明化、实时化的压力,必须在第一时间洞悉整个供应链上物资、装备的分布情况,及时对现状作出快速反应和动态调整。
1.2 外军全程物流信息系统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向中东运送了约4万个集装箱,但由于标识不清,其中2万多个集装箱不得不重新打开、登记、封装并再次投入运输系统。战争结束后,还有8 000多个打开的集装箱未能加以利用。如果具有强有力的物流规划及跟踪系统,将可能为美国国防部节省大约20亿美元的支出。海湾战争后,美军为解决物资在请领、运输、分发等环节中存在的严重现实问题,给作战部队提供快速、准确的后勤保障,提出了全资产可视性计划,要实现后勤保障中资产的高度透明化。在此后的10年间,美军全面进行了这项计划的开发与部署。
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美军依托综合性的物流信息网络、RFID、GPS技术,最优规划了分布在数个国家的物联网供应链,实现对“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的全程跟踪,并指挥和控制其接收、分发和调换,有效地克服了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常见的无谓开箱、反复发货、运送地点错误以及物资无人认领的现象。美军实现了由储备式后勤到配送式后勤的转变。与第一次海湾战争相比,海运量减少了87%,空运量减少了88.6%,战略支援装备动员量减少89%,战役物资储备量减少了75%。这种新的动作模式,为美国国防部节省了几十亿美元的开支。
2 动态军事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总体结构
动态军事物联网解决方案集成了多种信息技术,致力于提升军队物流信息化水平,以通讯与信息技术为军用物资储备、战场物资保障提供精确化、实时化、透明化的一种飞跃型新手段。图1所示是一种动态军事物联网总体解决方案图。
动态军事物联网总体解决方案包括物联网业务终端、物联网业务平台、RFID网络服务、RFID/GPS现场传感系统、现场终端等。
解决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依托军用有线、无线数据网络,建立集中的物联网业务平台,实现物联网业务逻辑自动化、信息流动实时化。物联网业务平台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等手段,连接分布在各地的既有仓库管理系统,以将分布的仓库集成为一个巨大的、扁平的、跨建制的虚拟仓库。将传统的逐级配送线路转变为信息畅通的扁平物联网网络,并在强大的计算能力的支持下,使供应人员能够从宏观到微观,对物资流通进行感知、控制和优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