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用M0价格战猛攻8位单片机市场
32美分的F0新品出炉
一年前的5月15日,ST曾宣布开始量产STM32 F0系列入门型微控制器,并推出STM32F050/051系列MCU,当时的口号是“传承STM32基因,打造亲民价格”,定位8和16位MCU市场。时隔一年多,ST再次出击,发布STM32F030、STM32F010超值系列MCU,以32美分的价格PK 8位MCU市场。
一年前的5月15日,ST曾宣布开始量产STM32 F0系列入门型微控制器,并推出STM32F050/051系列MCU,当时的口号是“传承STM32基因,打造亲民价格”,定位8和16位MCU市场。时隔一年多,ST再次出击,发布STM32F030、STM32F010超值系列MCU,以32美分的价格PK 8位MCU市场。
“STM32F030虽然只有8位微控制器的价格,但性能和特性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如没有降低内核速度,同样保持丰富的外设数量和种类。”ST大中华与亚太区微控制器市场及应用总监James Wiart说。
32美分要和谁比拼?
但是这一年间,MCU业界也发生了很多大事,例如飞思卡尔等公司基于Cortex-M0+核的MCU市场进军8位MCU市场大获成功,在低功耗MCU市场拿到了很多订单,又有Atmel等更多公司推出基于M0+核MCU。另一方面,中国台湾新唐等公司的M0核MCU公司出货量很大,达到了千万数量级,已做得很好,一些MCU公司认为很难在此与之竞争,因为若要争,价格就得有优势,这意味着利润更薄。
此次35美分的出击,是否意味着STM32F0系列要和新唐等公司打价格战?如果是,35美分的F0是否意味着利润率很低。另一角度,还是ST的M0核MCU要和那些M0+核MCU争夺8位市场?
James称,ST没想和M0 MCU公司打价格战,ST的优势是质量、可靠性、供货等。另一角度,ST其实也得到了M0+授权,不久之后会推出另类产品;而且ST承认M0会和现有的M0+厂商会产生正面交锋,“M0+的主要优势是低功耗,但在成本等方面和M0不相上下,因此二者有一搏。”
ST为何能降低M0成本?
“低成本通常意味着存在令人头痛的性能或平台难题,”ST微控制器产品部产品市场经理Patrice Hamard称,“STM32F0重塑了市场,打破了8位MCU的性能限制,实现了不牺牲产品性能且兼顾成本。”
究其原因,ST有超级优化运营制造流程,例如过去多年来在32位ARM Cortex-M有很多技术积累,可以搬来用。
ST的战略布局?
ST于2007年第一个推出基于ARM Cortex-M系列的MCU——基于Cortex-M3的STM32 F1,大获成功,佐证之一是2005年时在中国MCU市场排名仅第12位,而自201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中国市场第4位。后来虽然多家MCU公司效仿,但ST的M3 MCU在中国市场稳居第一,有市场分析人士称其市占率约一半。
ST于2007年第一个推出基于ARM Cortex-M系列的MCU——基于Cortex-M3的STM32 F1,大获成功,佐证之一是2005年时在中国MCU市场排名仅第12位,而自201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中国市场第4位。后来虽然多家MCU公司效仿,但ST的M3 MCU在中国市场稳居第一,有市场分析人士称其市占率约一半。
遗憾的是,ST最成功的M3 MCU不降价,而是刚推出一年的M0在降价!因此让人怀疑,M0的推出主要是为了ST填补空白的战略布局,而利益驱动第二?ST的发言人称市场和利润都很重要,但他也承认拥有完整的从M0到M4产品链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这最后一句话是最重要的。
可见,一家大型的MCU公司,需要具备从基础到高级产品一条完整的产品链,才显示出专业和规模的气度。
那么,ST的下一代产品会是什么?笔者推理,通常集成电路的创新无非就是性能、价格和功耗这三方面,新产品推出的规律首先是追求性能,使性能达到应用的要求,进行抢市;之后是在价格上进行创新,以获得利润;第三步才是考虑降低功耗,来进一步优化、完善产品。从这个角度看,ST下一代的产品可能是低功耗型了。
小结
32美分的F0很有价格竞争力,ST不仅拿它打8位MCU市场,而且和其他M0和M0+MCU厂商展开竞争;更深一步,巩固其在Cortex-M MCU领域的地位。
单片机相关文章:单片机教程
单片机相关文章:单片机视频教程
单片机相关文章:单片机工作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