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业界动态 > 光伏企业海外“谋生计”

光伏企业海外“谋生计”

作者:时间:2012-09-12来源:新浪网收藏

   9月6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立案。这一次,中国企业恐将面临比美国“双反”更加不利的结果,因为在欧盟的反倾销立案文件中,替代国被选定为美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136734.htm

  近年来,我国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尤其是去年美国对我产品提起“双反”调查以来,我国多晶硅光伏企业陷入大规模停产的困境。据硅业协会统计,目前已投产多晶硅的43家企业中,仅剩7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均已关闭生产线,停产比率超过八成。即便是在维持开工的企业中,企业经营也异常艰难,亏损率极高。

  痛则思变,除积极应诉将不利因素降到最低之外,部分光伏企业亦开始借助“走出去”等产业转移的方式寻求突围。

  今年8月,《毕马威中国经济全球化观察(2012年二季度)》报告中建议,我国光伏企业海外投资可采取“抱团出海”的方式,以产业园形式实现海外投资,以便在团队合作、合理分配利润的保障下,最大限度利用各种资源,打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全新模式。

  其实,早在4年之前,江苏无锡市环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钟伟就提出在美国达拉斯设立太阳城的想法,因为美国是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重地。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国外建厂比单纯产品出口更能深入对方市场,并能利于建立自己的品牌营销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从“MadeinChina”到“MadeinUSA”,除了品牌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借此突围美国的双反制裁防线。蒋钟伟表示,自2010年底美国绿景环特太阳城低碳产业园创建以来,“已有2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园区的精细化分工使每个企业在产业链上从事各自擅长的一环,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类资源,打造全新产业链。”

  在欧盟提起反倾销调查前,河北、江苏、江西等地的光伏企业已开始谋划产业外迁。“要能够扛住美欧双反制裁和反倾销调查带来的致命打击,我们选择在欧美投资建厂,携带资金、人员、技术深入对方市场。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摸清计划投资地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包括就业情况、劳动力成本和产业配套情况等。”总部位于河北保定的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透露说。江苏无锡尚德总裁助理刘志波也表示,美国市场占据尚德约20%的销售份额,尚德目前已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有工厂,未来将进行扩建,用于生产在美国销售的光伏组件。

  与此同时,部分光伏企业开始尝试在国外建设发电厂,从直接提供组件向提供整体建设解决方案和建后服务转变。最近一则消息称,欧洲规模领先的发电站群即将在“太阳神”的故乡希腊破土动工,建成投产后可供1万多户居民家庭日常用电。该电站群的原材料、投资均来自位于吴江盛泽镇的聚能硅业公司,而项目建成后也将由该企业自主运营。据了解,聚能硅业是江苏苏州光伏产业首家“走出去”企业,从卖原料到直接提供终端产品,其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或许可为正在低谷中徘徊的我国光伏业走出困境提供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光伏 太阳能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