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着力太阳能光伏产业第四次产业革命占先机
“世界各国在金融危机后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我认为那会是新能源”。6月6日,中国新能源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表示,发展新能源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会能源专家认为,随着光伏产业各环节成本的继续下降,太阳能发电将会从我国能源结构的补充和配角,变为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选择和主流方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109783.htm同日,《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举行了新书的首发式,该书由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与西南财经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建生耗时一年联合著述,国务院发展研究室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
“地壳脆弱有如鸡蛋壳,人类目前正热衷于开发各种化石能源,基本上就相当于在这个鸡蛋壳上打洞”,《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合著者刘汉元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是广大社会公众对能源、新能源、太阳能光伏产业改变认识、给予支持的最为关键时候。这也是《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一书出版的目的。
成思危在致辞时分析,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只有通过发展新能源。他表示,人类经过的前三次产业革命,分别是以蒸汽机、电力和电脑为引领的,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使得世界的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一大步,第四次产业革命将是由新能源引领的能源革命。
2006年底,以传统农业起家的刘汉元试水新能源产业,首次著书用两大部分、35万多字通过对人类历史演进的全新描述和深度分析,得出了“能源革命的根本希望在于太阳能电池”的结论。
“太阳能是我们目前可使用的能源中一次性转换效率更高,并且使用简单、可靠、又经济的新兴能源,具备十分独特的优势,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刘汉元说。另一位作者、西南财经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建生则推断新能源产业的投资规模将超过以往任何一个产业,其规模将远远超过现有的固定资产总和,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投资革命,这是一个推动未来30~50年持续高速发展的历史性动力,也是根除全球经济危机的上佳道路。
刘建生预测,中国未来总产值理论上有可能达到美国的1.5倍。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地理资源优势,中国西北的太阳光强度超过平原或者低海拔地区50%的量级。
成思危认为,我国目前对于整个新能源的发展还缺乏一个周密、细致的规划,要解决目前新能源成本高的问题:一要通过技术上的突破来降低成本;二是要通过计算环境成本,给新能源一定的补贴。有关部门对新能源的补贴是必不可少的,国外现在就是采取补贴的政策,使得太阳能的利用迅速发展;三是可以通过现在国际上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来取得一定的补偿;四是企业要考虑如何优化供应链,提高附加值。
刘汉元表示,以前对光伏发电进行经济性评估时,测算结果为实现1000瓦的光伏发电,需要3万元人民币。时隔不到一年,成本已大幅下降到1.5万元,光伏发电的成本控制还在继续下降,甚至会逼近1.2万元。“以太阳能电池发展为核心的能源革命,已经不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何时启动、如何拉开一个新时代大幕的问题,这需要国家的特别支持政策与高效发展方略,需要企业充分自主创新和全力发挥作用。”刘汉元说,面对地球环境日益恶化而低碳经济正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应尽快通过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通过有效实施“上网电价法”等重要举措助推这一革命。
据悉,《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一书通过对太阳能电池技术各个环节的深入分析与充分评估,切实找准了太阳能电池发展的最佳技术路径和产业发展方向,指出目前我国的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指标已经达到高效能源的要求,其价格已经非常接近传统能源的价格,其发展具有特别的比较优势和较高的可行性。刘建生表示,实现太阳能电池具有经济意义的发展是真正实现太阳能电池产业性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新能源价格逐渐接近传统能源的价格,并为其大力发展形成较大的比较优势和较高的可行性,中国才能借此早日解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评论